《二倍距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今年人大自主招生面试问了关于海底地震,基尼指数等问题。
这首诗,读起来非常拗口。因此,给理解也增加了一些难度。所以注解各异。初读时,有些困惑。后反复琢磨,豁然开朗。其实,《二倍距离》就是两阕回文诗。古人经常运用这种形式。只不过林亨泰先生把这种形式运用在新诗上,且这首新诗反映的又是生与死,时间与空间这样一个互为因果,相互缠绕的哲学意味很浓的问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难读。上阕似乎很抽象,实际很具体。下阕看似具体,但又非常空灵。这是我的一个看法。另外就是这首诗的禅的意味很浓。走近诗人的本意,恍忽之间能见到拈花一笑的影子。
将《二倍距离》还原到回文诗的形式上。
上阕: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
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
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已经诞生
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
说明一下,形式上这里已回了两个圈,但内容上则递进了一大步。
下阕:
一棵树与一棵树之间的一个早晨
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之间的一棵树
一棵树与一棵树之间的一个早晨
一个早晨与一个早晨间
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
二倍距离然而必有二倍
二倍距离的……
这里又回了两个圈,为了强化树与早晨也即时间、空间与具体物象的关系,诗人又设了个小圈作为桥梁,于是:
那距离必有二倍距离
然而必有二倍距离的
二倍距离的(再接上)
一棵树与一棵树间的……
(或者接上阕)。
总而言之,《二倍距离》就是用了循环往复的形式来表达无始无终,相互转化的生与死、时与空的哲学问题。诗人在这里使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天衣无缝的依存和水乳交融的融合。
搜索网络,有关于此诗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