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堂皇,你知道冠冕是什么吗?它大有来头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在人与人交往处事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一个成语——冠冕堂皇,形容故意显得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而实际并非如此,通俗点就是这家伙人模狗样,却十分装逼。堂皇是指很气派的样子,冠冕却大有来头,是古代帝王和大臣们的帽子。大家脑海里一定能想起,电视剧中那种有着长长帽檐,帽檐前后两段还挂着一排的珠子,看着十分的笨重。
冕冠始于周朝,是搭配汉服礼服的帽子,通常是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祭祀时穿的盛装。刚开始帝王、王公、卿大夫都能穿戴冠冕,到后来慢慢发展,变成只能皇帝穿戴了,就跟“朕”这个称呼一样。冠冕从周朝一直传到了明朝,直到清朝剃发易服,才废除了冠冕服饰。冠冕结构十分的复杂,也十分的讲究。主要由延、旒、帽卷、玉笄、武、缨、纩、紞等部分组成。
冠冕最独特的还是帽檐前后两排的珠子,看着像是珠帘一般,大家肯定很好奇,这两串珠子有啥用,戴着遮挡视线不说,摆动的珠子还容易砸到额头和眼睛,这戴冠冕的可都是帝王贵胄、王公大臣,砸伤了怎么办,这帽子的设计师是活腻歪了吗?答案是珠子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砸他们,并且设计师的脑子很正常。
这串珠子有两个作用,一、显示尊贵身份,冠冕上的两排珠子叫冕旒,用五彩丝线穿五彩圆珠而成,有三、五、七、九、十二之分,珠子越多身份越尊贵,因此十二旒最为尊贵,属于帝王专用。二、提醒佩戴者注意仪态姿势,古人比较重礼数,特别是有身份的人,讲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当坐姿或者动作不端正的时候,冠冕上的珠子就会摆动砸到额头或者眼睛,以此来提醒他们要保持端庄。
从冠冕的佩戴,我们不难看出老祖宗非常的注重仪态礼节,他们是儒雅端庄的翩翩君子。再回到如今,发现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丢失。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在旅游景点乱刻乱画,有些甚至把坏习惯带到国外,哪有古人一丝的儒雅端庄。还有那么高铁上霸座的,公交车上因为错过站而打司机的,他们蛮横不讲理,哪有古人一丝的翩翩姿态。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丢失,我觉得应该加强对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导他们为人处世要有礼有节。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