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门的匾额是从大明门匾额翻过来改的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大清门是北京皇城中轴线上的正南门。在古代,正南是最尊贵的方位。所以,大清门又被称为清廷国门。
其形制雄浑庄严,规格非常高,有三个拱门。到此门,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门内就是皇家御道。中门平时不开,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等级别的人才能走。其他人只能走侧门。
大清门的前身是明朝的大明门。大明门修建于永乐年间,大学士解缙题门联“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李自成率领大顺军进入北京城是,曾下令改“大明门”为“大顺门”。可是,他就在北京呆了28天,没来得及换牌匾。
清军入关以后,马上下诏改“大明门”为“大清门”。下面干活的懒省事,直接把明朝“大明门”的牌匾翻过来,刻上“大清门”三个字,这就算完成“换匾仪式”了。
清朝时,除了皇帝、皇后、皇太后的龙车凤辇外,其他人只能步行通过。皇帝大婚时,只有皇后的轿子能从大清门下面通过。他嫔妃的轿子只能走神武门。慈禧没有走过大清门,这也成为她的遗憾。
后来,满清灭亡以后。民国政府也想省点事,用“大清门”的背面写新名字“中华门”。可是,当工作人员翻过牌匾看到背后写的是“大明门”时,也是懵逼了。原来清朝时,已经用了这个懒省事的办法了。
民国只能从新做了一个木匾,写上“中华门”,挂了上去。当时,“中华门”这三个字,由京兆尹王冶秋题写。据说,后来换成蒋介石的题字了。
建国以后,天安门广场扩建,把“中华门”拆了。原址就是现在毛主席纪念堂所在的那一带。
(文|勇战王聊历史)
还真是,明朝时期的大明门,就是清时期的大清门,也就是现在的中华门。
作为紫禁城的正门,也是唯一以国名命名的“国门”,是皇朝正统所系。在这里也发生了不少逸事典故。
大清入关,第一件事就是给大明门改名
在顺治帝进入紫禁城时,经过了大明门,深感其重要性,于是在当天登太和殿的同时下诏,将“大明门”改名为“大清门”。
为了方便和彰显改朝换代的意思,于是直接把大明门匾翻过来,刻上“大清门”三字,并重新挂了上去。到了民国时期,众人想把大清门改名为中华门,也想直接翻过来再用。
谁知两百年前的清朝已经用过这招了,既然前后都有字,那这块匾自然无法再用了。只好将大清门匾收了起来,另赶制了一块木匾,上书“中华门”,把它挂了上去。
而且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之时,也曾想过把大明门改成大顺门,可据说连匾额都没刻,李自成在北京仅仅一个月就兵败退出紫禁城了,想要改“国门名”的行动也就不了了之了。
另外明清两朝的皇后,一生最高的追求就是“三喜”:从大明(大清)门抬进皇宫,与皇帝举行大婚;端坐交泰殿受嫔妃等贺寿;生子继位,自己能做皇太后。
按祖制,只有皇后大婚时才能从大明(大清)门进入紫禁城,其他嫔妃只允许走后门——神武门。传说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在一次被同治母亲慈禧责罚的时候,曾向慈禧求饶说:“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请婆婆给媳妇一个面子”。
可这话就彻底激怒了慈禧了,因为她不是皇后,她和咸丰结婚时走的是神武门。即使她生了儿子,有了权威,可她非皇后身份却是永远改不了的。这也是她后面在同治帝死后,就逼死皇后阿鲁特氏的重要原因。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自然,打上自家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