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特遣队简介及详细资料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十部系列电视电影《远东特遣队》源自一段尘封已久、从未披露过的远东二战真实史实,是一个离21世纪初并不遥远,但鲜为人知的故事。
精彩剧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苏联红军的远东正规作战部队中,活跃着一只主要由中国抗联战士组成的第八十八侦察旅(又称中国旅),他们机智勇敢,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令敌人闻风丧胆,是闻名整个苏联红军的奇兵。在苏联红军最高统帅史达林同志决定出兵东北之前,曾下令这只部队派遣二百多支苏联红军小分队深入日寇敌后进行侦察、间谍和破坏任务,为解放东北做准备,直至最后取得胜利。
全剧故事以一个由我抗联战士组成的全部苏联红军编制及装备的精锐小分队屡次越境回国,在日寇占领下的东北敌后执行各项侦察任务为主线,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史实依据充分。通过作者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对惊险情节和人物性格命运的塑造,使编剧脚本情节跌宕、悬念丛生;同时,小分队人物的国际性组合,悱恻悲壮的异国爱情,战争中充分的人性张扬、壮美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以及贯穿全剧的俄罗斯音乐,大幅度增加了该剧的观赏性和可视性,届时将给观众展现出一幅惊险 ... 、场面宏大、爱情悽美、悲壮动人的战争画卷。是一部少有难得、角度奇特的惊险侦察类战争题材电视电影作品,堪称中国版的加里森敢死队。
1945年春,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日本法西斯正处于日暮穷途的境地。在欧洲战场,美英盟军已攻占了义大利大部,并对德国西部边境的齐格菲防线发动了总攻;苏联红军在东线已结束了维斯瓦--奥德河战役,逼近了德国首都柏林。在亚洲太平洋战场,盟军已攻占了马利亚纳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莱特岛,战争已迫近了日本本土。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 ... 首脑在苏联克木里雅尔达举行会议,签订了《雅尔达协定》,确定欧洲战争结束后,苏联同盟国共同展开对日作战。
与此同时,苏联远东境内,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部队--苏联远东红军步兵独立第88特别旅(原称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也称国际旅。对外番号:8461步兵特别旅)。这支部队是由1940年初撤退到苏联远东境内的东北抗日联军余部组成,旅长周保中(苏联红军上校),副旅长李兆林(苏联红军中校)。归属于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部指挥领导。
角色图片为了践行《雅尔达协定》,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积极进行着对日作战的筹划。史达林同志非常重视远东地区的战局,他命令从由中国抗联战士组建的88步兵旅中抽调出一批精干的侦察员组成特遣队,深入到日本关东军占领的中国东北地区进行战略侦察,为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日作战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在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情报部的直接领导下,旅长周保中(上校)和副旅长李兆林(中校)亲自组织安排,由上尉张飞虎担任队长,中尉安哲民担任副队长的远东特遣队正式成立。队员由周金锁、木日图、王天晓、杜刚等各自身怀绝技的侦察员组成。他们在经过了严格的特殊训练后,开始踏上了深入敌后侦察的战斗征程……
角色 演员 备注 张飞虎 张甲田 安哲民 杜振清 王 卓 杜 刚 周金锁 褚栓忠 木日图 胡战利 王天晓 姬晨牧 曹 力 麻 五 乌力普 杜旭东 震三炮 臧金生 小村十之助 穆立新 霍 青 阿野龙雄 洪雪梅 姜艳嫱 大野芳子 张咏荷 周保中 王奎荣 舒耀煊 鬼武雄 近藤一夫 李玉峰 参考资料来源
导演 杨 军、赵继烈 编剧 郑振环、闻 隆 摄影 杨 凯、孙斌昌、李武桥 美术设计 高 强、刘金勇、张 义 参考资料来源
创作背景
"多数人都把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当做二次大战的终点,事实上战争一直持续到1945年8月30日,中苏边境东宁要塞一役,日本关东军才最后放下武器,这才是'二战'的最后一战。"《远东特遣队》制片人向记者解释拍摄这部戏的意义。在他看来,中国音像协会剧本中心和黑龙江电影电视剧 ... 中心花了极大精力打造的这部剧,就是想解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 特点
制片人透露,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是根据苏联红军第88侦察旅(又称中国旅)的真实故事改编,这个旅完全由中国人组成,成员基本上都是当年被关东军打散的抗联战士,所以他说,观众看到剧中的中国人穿着苏联红军服装千万不要觉得奇怪,更不要觉得别扭。"这支部队是令关东军闻风丧胆、是闻名整个苏联红军的中国奇兵。前苏联红军最高统帅史达林在决定出兵东北之前,前苏联红军远东军总司令部曾下令这支部队先后派遣20多支小分队深入敌后,对日本关东军进行一系列侦察、间谍和破坏活动,为协助我解放东北作准备,直至最后取得胜利。"制片人称,从题材与内容上看,《远东特遣队》完全可以称为中国版的《加里森敢死队》。
幕后
在 ... 上,《远东特遣队》也颇为精心,可以说是一部进入到21世纪初少有的大投入、大 ... 描写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全剧情节跌宕、扣人心弦、画面精致、场面宏大。据制片人蒋希晖和滕有为介绍,该剧总投资超过千万元,全剧场景多达两千多个。为了保证场景丰富不单调,剧组二进牡丹江、二进哈尔滨、一进长春、一进河北、二进北京,剧中有名有姓的演员就达140多人,民众演员更是不计其数。该剧拍摄过程中不仅调用了飞机、汽车,还动用了难得一见的三辆重达34吨的"二战"时期苏制T34型坦克。几乎每一集里都有战斗场面,最大的爆炸场面多达上千个炸点,大的战争场面最多时使用4台机器同时拍摄完成。
另外,除了故事情节、壮观惨烈的战争场面,悱恻悲壮的异国爱情、战争中充分的人性张扬、壮美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以及贯穿全剧的俄罗斯特色音乐,都为该剧增加了一定的怀旧色彩。该剧编剧是前八一厂厂长郑振环和著名编剧闻隆,导演是执导过《辽沈战役》的赵继烈和《大进军》、《大决战》、《大转折》的导演杨军。
由于这部是以翔实的内容、丰富的资料、史实依据充分,在拍摄的时候碰到无数处的困境与恶劣的条件。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全剧组的工作人员、以及演员都咬牙度过,还有周围的老百姓的热情,虽然拍摄工作非常的艰苦,这么多人的共同努力以及周围人的支持下,终于完成了《远东特遣队》这部最精彩的战争动作巨制。
俄罗斯海关对制片人滕有为肃然起敬
《远》剧的所有的服装全部都是从俄罗斯海参崴海军博物馆高价购买,包括钢盔、军装、皮鞋,整个一套装备价钱高达3000-4000元。由于数量庞大,在过俄罗斯海关的时候被海关查扣,还受到盘问。经过翻译与海关几经交涉,说明用途,当对方知道这些装备是用于拍摄反映苏联红军和中国军民联手抗击日本关东军并解放东北的电视剧时,俄罗斯海关对制片人滕有为肃然起敬,表现的非常激动。很快就放行这一批装备,并向滕导表示,如果剧组需要便可无偿的参加演出。
剧组团结一致拍摄工作不畏严寒
-30℃多度的严寒下,剧组团结一致坚持拍摄工作
在东北拍摄的时候气温达到-30℃多度,在严寒下虽然穿着厚厚的 ... 棉大衣,但是也挡不住冰冷寒风刺骨的严寒。所有的男女演员包括一千多名的民众演员在拍摄强度柴河大桥的一场戏的时候,虽然每个人都冻得发抖,脸发青,还有一些女演员包括在经受过严寒的俄罗斯演员的蕾科娃·伊拉都冻得大哭。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对这部片充满热情。讲到此处制片人滕有为停顿无语,似乎再次受到感触。
东宁老百姓热情让剧组得到安慰 在东北东宁拍摄的时候气温同样-30℃多度,条件恶劣剧组人员在寒冬里拍摄,能吃上一顿热饭菜是最大的奢望。因为气温太低剧组人员基本上每天都以凉饭填饱肚子,导致组织人员及演员严重肠胃不适。当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剧组冒着严寒拍摄与苏联红军与抗联战士协同作战的电视剧时,被剧组的顽强的精神所感动,热情的当地的老百姓,用自家的棉被包裹保温桶送热菜热饭,还把自家的棉被、柴火拿给剧组人员取暖而分文不取。在严寒下进行拍摄的剧组人员感动万分,尤其是对于异国他乡的俄罗斯演员来讲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当地老百姓的热情化为他们心头的一股暖流!
在当年苏联红军远东部队中活跃着一支"中国旅"(一个由我抗联战士组成的全部苏联红军编制及装备的精锐小分队),他们为东北的最后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偷袭日军5861、击毙苏联红军叛逃情报官、爆破日军地下军火库、营救盟军战俘、攻克东宁要塞等已载入史册的战役都在该剧中得到体现。
由于该剧画面色彩和讲述二战时期的故事题材以及小部队对大部队的作战方式都与《兄弟连》颇为相似,因此该剧被称为中国版《兄弟连》,导演滕有为就踌躇满志地说:"我们这部剧应该比《兄弟连》更好看。因为《兄弟连》只是讲述一个连队解放一个地方的战斗,而我们讲述的10个故事却发生在不同的地方。而且里面有很多真实的故事是第一次被披露出来,相信对观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该剧的原编剧闻隆是黑龙江社科院的研究员,为了挖掘"二战最后一战"这个题材历经九年,走遍了当年激战的战场,采访了交战双方的幸存者,终于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这部十集的电视电影不仅首次披露了二战中国战场终结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东宁战役的详细内幕,也将苏联红军解放东北的一段秘史首次搬上萤幕。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史实依据充分。其该片导演兼制片人腾有为告诉记者:从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战至8月22日,东北各地大规模的战斗基本上停止,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日本关东军全部缴械投降。可直到8月27日,东宁要塞的战斗却仍没有结束。东宁之战不仅是苏联红军解放东北战役中最长的一次战斗,还是亚洲战场上的最后一战,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