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OS 深度体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前些天给手头的iPadPro升级了传说中的iPadOS(开发者版Beta 2)。所谓的iPadOS其实就是IOS 13 Pad版,对比体验了一下iPhone上的IOS13,感觉iPadOS就是换了一个对外宣传名字而已,本质还是iOS,连关于本机里面的软件版本也是写IOS13,压根没有提到iPadOS。当然这个版本相对以前iOS12改进还是挺大的。我体验了一个多星期,它基本已经融入了我的工作流中,真正成为生产力工具之一,不再可有可无了。原来这个iPad我主要用于视频编辑,画画3D草图,看看书,或者外出时替代PC做一些文档编辑、思维导图之类的轻工作,在没有鼠标的情况下,需要抬手悬空去摸屏幕进行交互,中觉得很累,不习惯。最近升级后,支持鼠标了,就算做在台式机边,面对台式机和iPad都能做的事情,我不再优先选择台式机了。
之所以我会在某些情况下拿iPad替代PC,主要是喜欢它优雅的界面和视网膜屏给到的视觉交互体验以及它快速响应的特性。
在Windows环境下,我的显示器是戴尔的U系列2K屏,虽然已经算是中上配置了,但由于屏幕大,还是会明显感觉显示的字体有锯齿。。而我的笔记本Miix,虽然锯齿没有那么明显,但总感觉字很小,如果把字体放大,又会破坏界面原来的设计比例(变丑了)。当然Win10已经进步很大了,原来的SurfacePro win8时代,当时缩放体验还没统一好,不调整默认的蝇头小字看起来很吃力,一调整各个软件的界面全乱了,根本没法正常使用。总体来说iPad的视觉体验,特别在最新版的改进加持下,还是比windows要好不少。
快速响应这点,也很重要。你在iPad上按下主屏幕键开机,切换一个APP立马进入工作状态,不会被打断,不用等待。而在PC上,为了节省系统性能,也为了避免任务栏混乱,大多数人会习惯关掉没暂时没用的软件。然后你要用的时候还得找到他的图标然后双击启动,大多数PC软件都很重,启动都要花点时间。而在iOS上就算不是在后台的随时待命的APP,新启动一个APP也还是会快一些。也许你会说不差这几秒钟,但如果习惯了快速响应,你再回去等那几秒钟,你总是会感觉有点别扭。就像用惯了固态硬盘的人,回去用机械硬盘的电脑,会感到很痛苦。
PC由于30几年的生态迭代,大量的厂家都依附在这个生态之下,各种专业生产力软件都是已经迭代了10几个大版本了,而且往往一个领域都是有2-3个以上的巨头在互相的竞争中不断改进。这个庞大的生态环境不是苹果和APP store下一众年轻的创业公司们短期内能颠覆的,需要传统巨头们的逐步进入,但这些大象们一般不轻易改变自己生活的环境。你看Adobe的PS那么久了都还没有正式发布iOS版就知道了,微软家的Office也只是推出了阉割过的版本,功能简单而且还有文件体积限制。所以目前而言,iPad在我的工作流中的时间只是在逐步增加中,还没法成为我的主力机。某些职业iPad根本与生产力不搭边,也有一些职业目前的iPad已经完全可以胜任他们的所有工作。
下面我一点点来说一下经过这段时间,我体会到的iPadOS的改进:
1、界面:
图标变小了,看起来更舒服,也没有那么浪费屏幕空间,每个屏幕可以支持横向6个,纵向5个,一共30个图标。
第一个屏幕左边是“今天”组件
程序坞容量也更大了,测试了一下连同最近使用的APP程序坞一共可以容纳14个图标(其中2-3个最近使用的APP)。主屏第一页往右拖动,会出现屏幕快捷组件。
这是程序坞满员时的情况,14个图标。
iPadOS和iPhone IOS 13一样支持深色模式,可以设置在晚上特定时间自动启动深色模式,但我还是习惯白色。交互操作时,找东西快一些。
两种模式切换的设置界面
系统”设置”的菜单也进行了一些调整,“辅助功能”被独立提到最外一级,如果我没记错原来应该是在“通用”下面。
2、支持鼠标:
在辅助功能中开启触控功能,然后添加定点设备。这个功能的光标是一个模拟手指的圆形触摸范围,半透明,不使用几秒回变得更透明,截屏时有时会自动消失,不会影响截屏,但有时候又会出现,不知道是不是BUG。一开始感觉不习惯,好大的一个光标,但后来习惯了也就好了,这个光标的好处是和手指一样不用很精确的对齐就可以进行操作,而且光标有中心定位点,需要精确操作时也可以用。对了,还iPadOS还可以设置鼠标其他键的功能。嫌菜单键碍眼,可以选择关闭显示。
这个改进其实iPhone IOS 13 也有。
我的鼠标支持的扩展键全部能在设置中自定义,方便不少
3、多任务:
比原来做了一些优化和升级,支持浮层,支持部分APP的多开,但仍有一些APP不支持分屏,可能也是需要API特性支持。文字说不清楚,配图。
同时开了3个文件管理器
浮层窗可以同时有多个,可以切换,这个是切换过程中的截图。
4、截屏:
可以截取长页面了(保存为PDF格式),截屏的编辑功能更多,感觉工具条界面也更漂亮了,工具条还可以移动到屏幕的各个边缘位置。尝试了一下,苹果自带的一些新应用开始支持长截屏,比如Safari中的长网页、文件浏览器打开一个多页文件等,其他软件我试了还不支持长截屏,也许有新API需要APP升级才能支持。
支持长截屏。工具条有直尺功能,方便划线
5、光标和手势:
原来在编辑文字时,光标的定位很麻烦,经常定位不准,还需要长按空格键进行调整,现在改进了。
光标可以自由精准地拖放了
支持用三个手指缩放拷贝和粘贴,三个手指滑动撤销和重做前一次操作。
6、文件管理器:
增加了U盘支持,不过我手头的一个MFI认证的lightingU盘还是不能直接在文件管理器打开,需要用原来U盘附带的APP。我去网上搜索了一下,苹果官方自己的效果图也没有真正把U盘驱动起来。真正有驱动起来的都是用了苹果的lighting to USB 线中转的。这个希望后续更新能实现直接的U盘支持。
根据网上一些成功把U盘驱动起来的人的视频或者截图,这里是有U盘图标才对
这个是网上某个视频的截图,可以看到位置列表有专门U盘项
另外在文件选项里面,可以看到有支持解压缩和压缩,但我目前用的开发者Beta 2解压缩另外拷贝的ZIP会出错(公开版beta1的 IOS 13也有这个问题),解压由这个文件管理器自己压缩的文件正常。
文件的详情页更丰富了,更接近台式机的使用习惯,这个特性也是生产力加成,原来经常碰到某些不知道具体的文件属性,比如文件分辨率,现在解决了。
在编辑菜单中,有一个扫描文档的功能,和全能扫描王,OfficeLENS等的功能类似,可以支持一页一页拍照,自动适应纸张边缘,自动拉升,然后导出成一本PDF。这个功能又让一批APP下岗了。而且文件管理器支持接入某些协议的网络服务器了,具体哪些协议还没有尝试。
小工具们的生活处境还是挺艰难的,一不小心就被系统自带的功能取代,
7、Safari:
支持文件下载,下载后会默认保存在iCloud的“下载”目录中。
下载后默认保存在iCloud的下载目录中,可以修改默认保存的位置
支持更多的快捷方式,如果你有键盘的话,长按Command键会出现快捷键提示。
在很多APP中长按command也是可以提示这个界面,比如Bear
支持直接访问桌面版的网页,而不是原来默认自适应的移动版。
顺便说一下既然是用iPadOS了,墙裂推荐配个实体键盘,如果嫌原配太贵,或者嫌弃它手感差,可以考虑蓝牙的。我用的是苹果自家的MagicKeyboard2,很轻便,连同iPad和Apple Pencil才770克。手感比原配的键盘好太多了,淘宝二手也不贵。
不过外界键盘记得没用的时候关闭,不然放书包里面不小心按到,可能会变成输入密码,你也知道iOS密码输入多次错误,会有被锁机的可能性。我就因为这个被锁定过一次,还好有iCloud的云端备份,直接用“查找我iPad”(新版叫“查找”,把查找朋友和查找手机两个APP合并了)恢复出厂设置,然后再恢复备份,只是损失了1天的数据 -。-
8、照片:
标签页进行了优化,浏览时更满屏了,自带的照片编辑功能也比原来更多了几个调整项:晕影、降噪、锐度;视频编辑功能也更强大了,基本能用在照片编辑里面的功能也都可以用在视频编辑里面。
我经常使用iOS自带的修图功能,后期用到的各种参数基本都有。傻瓜版的Lightroom。
9、备忘录和提醒等一些内置应用也都进行了升级。
这个是提醒APP的初次打开的新功能升级说明
对了,App Store也改版了,更新软件提醒被放到右上角个人中心里面了。
10、快捷指令:
新版的快捷指令加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功能—“自动化”,你可以设定一些特定的条件自动启动某个对应的快捷指令。这个新特性对iPad可能还没有那么有用,在iPhone上想象空间就很大。比如我就设置了一个当连上我汽车的蓝牙时,会自动播放我儿子的录音“道路千万条...”然后提示我选择要打开喜马拉雅还是微信读书(听书),这两个是我通勤路上经常听的APP。
11、关于字体:
苹果是特地在发布会说了这个功能,我也找到了字体界面,本来下载了谷歌的思源字体,准备安装,但怎么点都没动静,进字体界面,也找不到安装入口,看来无法安装自己网上下载的字体,可能是要发布到App Store,才能安装。
这个是字体界面,右上角的编辑是灰色的,应该是用于删除字体。
这是我下载的思源体,打开没有提示安装,只是显示了文件信息
总之,鼠标的引入,分屏多任务功能的升级,文件管理器的升级,还有一些小特性的优化, iPad距离生产力工具又进一步了。当然只是进了一步,由于它的便携性,1秒开机,长续航,不发热的特点,可以作为外出和在家不想开PC时的一个有效补充。当主力机,还是差了一些……
我这里推荐一些半专业可以输出创作型生产力的10个软件: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半专业,和台式机笔记本上积累了几十年的Windows生态还是有很大差距。但这些APP的好处是,用很低的门槛,让你快速上手,简单的做出一个非专业的东西,然后你可以交给下一个环节的专业人士去处理,这样可以降低沟通成本,让你的想法更具像的表达给下一个环节。当然也有可能是先用这个自己作一个半成品,再拿到你自己的主力生产力机器去优化去完善。
1、文字编辑:Bear,基本已经可以适应大部分的文字工作。关于这个软件很多推荐文章我就不具体说了。
2、演示幻灯片:推荐苹果自家的Keynote,微软PPT在iPad上很多功能被阉割了,如果只是排版或者在台式机上编辑好在iPad演示应该问题不大。
3、思维导图:Xmind,能免费用,等导出保存就可以,这个和PC版的Xmind的格式通用。原来PC我用的是MindManager,但他们的IOS版感觉是半成品。。。
4、画板:Autodesk家的Sketchbook,支持多图层,各种画笔,可能有其他更好的,但他好在免费,而且毕竟Autodesk在作图领域还是最专业的。
5、图片编辑:Adobe Lightroom,Photofox,PS的iPad版从去年已经说到现在了,还没正式发布,期待中。
6、矢量图编辑:Assembly,用来发挥你的创意,设计Logo草图之类的。
7、3D画图:西门子在这个领域是巨头,Pro E做结构设计建模领域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他们家的也推出了iPad的轻量级3D设计软件Shapr3D,功能能强大,很容易上手。当然和Pro E还是差很多。但对于我这种不懂3D建模的人,ProE我不知道从何入手,那么长的教程我也没时间去学,毕竟不是专业。Shapr3D对我来的价值在于,我花了1个多小时就学会了可以表达出我的想法,建出一个3D模型草图去和设计师沟通了。。不过免费版只能保留2个项目,你有新项目要把旧的删掉。
8、视频编辑:VideoLeap,新浪微博有他们家的官微,各种短视频小教程教你快速做出各种特效视频,没有pr或者ae专业,但胜在渲染快,学习成本低。
9、音乐编辑:苹果家自己的“库乐队”,我这种没学过乐理的人,也可以玩玩编曲了。。
10、动画软件:Flipaclip,这个APP可以自己一帧一帧地画动画,画的时候会用半透明的方式显示前一帧,让你画的大小位置可以更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