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八鲜的功效与作用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1水八鲜的功效与作用
再过一个月左右,汉声杂志策划、编撰的《中国水生植物———苏州水八仙》将正式出版面世,丛书分为《莼菜》、《茭白》、《莲藕》、《菱角》、《芡实》、《水芹》、《荸荠》、《慈姑》八本,对苏州人曾经熟悉、正在陌生的水八仙进行了一次详细的梳理。
耗时两年的跟踪采访、记录,这些拥有苏州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自然物种,令所有均非苏州土著的编撰者们“目眩神迷”,在八种单本之外,第九本《救救水八仙》成为大轴,也是爱上了水八仙的编撰者们的心声。
水八仙的前世今生:看一些已经成为遗憾的过往瞬间
从策划之初的2010年6月开始,至2012年6月,两年时间中,汉声的三位年轻编辑从北京到苏州二十余次,他们在苏州车坊、横泾、江湾、前港、东山、群力、越溪、石湖、梅湾等十几个村镇,实地采访水八仙从育苗到采收的全过程。
2011年底始,他们又请来苏州的农民、美食家、大厨、主妇们贡献出关于水八仙的各式菜肴,就在这些扎扎实实的寻访之中,一些有关水八仙的注定已成为遗憾的过往瞬间,重新浮现。
苏荠成绝响
苏州的荸荠自古出名。民国时,红润而透亮的苏荠运到京城可以卖到三枚铜板一个。
20世纪80年代初,苏州引进了余杭“大红袍”、广西“桂林马蹄”,推广了3000亩。
引进外地品种的原因在于苏荠的脐凹,内凹的底部不适于需要削平的罐头加工,而“大红袍”和“桂林马蹄”不仅脐平,产量又大。
之后农民们又引进了安徽的“廊西种”,虽然口感没有苏荠甜脆,但个子却大而黑,最重要的是一亩“廊西种”可收8000斤,苏荠一亩只有区区3000斤。
被遗忘的原生种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年不种,没有留种就可能消亡。
2水八鲜的风俗
金风送爽时节,苏州人口中鲜藕的余香未散,接着就有了芋艿、水红菱和飘着桂花香的软糯鸡头米。
路上三三两两现剥现卖鸡头米的妇女,也成了一道这个时节特有的风景。
品尝着这水灵灵、鲜滋滋的水八仙,苏州人不由得感到生活在苏州,真是一种福气。
吴门水乡,水生作物丰富,品种之多位于全国之首。
自古以来,横山荷花塘的藕、南荡的芡实、梅湾的吕公菱、葑门外黄天荡的荸荠、莲藕等都是闻名遐迩,加上茨菇、茭白、水芹、芋艿等这些各具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生经济作物,被人们并称为“水八仙”。
“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茨菇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就是苏州鱼米之乡水生蔬菜的真实写照。
在苏州市郊有“六湖一江”之称的车坊镇,由于地势偏低、湖田多,特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车坊种植水生蔬菜的优势。那些靠着“水八仙”生活的农民,住在自家盖的小楼房里,生活得有滋有味。
对他们来说,土地已不是生活来源的惟一,但却是他们的生活根本。他们可以把其他事忘记,却不会忘记收了一茬“鸡头米”之后,下一拨再种水芹。但土地的日益紧张,不得不让他们的内心也产生了紧张。
是否在若干年后,清代沈朝初咏唱南荡鸡头米的《忆江南》:“苏州好,葑水种鸡头。
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会成为人们回忆“水八仙”的历史老歌。
3水八鲜的简介
水八仙是苏南地区的传统食物,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果)、茨菰、荸荠、莼菜、菱。大多在秋天上市。
茭白一副冰清玉洁的样子,有点弱不禁风。
别小看了她,茭白肉丝和茭白毛豆,是夏天两样不可或缺的蔬菜。
莲的根处就是藕了。
藕,作为菜肴,宜做冷盆,我喜欢吃炒藕丝。藕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熟当点心吃。
莼菜有着滑腻腻的茎和叶子,富含胶质。它卧在水面上,不胜娇羞的模样,有点睡莲遗风。
莼菜比较奢侈,说它奢侈,是因为与它相配的副菜必须是荤腥。
吃的时候要小心,一不当心莼菜就会滑进喉咙,根本来不及品尝其味。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菱角既解馋还能饱肚,生吃有水红菱,熟吃有馄饨菱,每天晚上总能梦见一片水田。
塘藕也是生吃熟吃皆可,吃一片生藕下肚,“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
芡实俗称鸡头米,是水八仙中名声最显赫的一个。
从前,漫长的下午令人瞌睡连连,有一小碗鸡头米,盛在玻璃碗里,摆点冰糖撒点桂花,漫长的下午会变得很有情趣。
雪白的鸡头米居然会剥黑一双双手,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对于荸荠的记忆有三:一是大人千叮万嘱,荸荠不能生吃,里面有姜片虫;
二是风干荸荠最好吃,干且甜。
大人做风干荸荠的篾篮挂到钩子上,好了,天天望,天天望,望到脖子发歪荸荠还没风干;三是年夜饭中的荸荠被叫做“元宝”。
茨菇一般小孩子不爱吃,有一股苦味,烧时尽管放了糖,还是有挥之不去的苦味。但它的药用价值很高,都快赶上中药了。
红烧茨菇不爱吃,油氽茨菇片却百吃不厌。
水芹被排到水八仙的最后,大概秉于它美好的品质吧。
水芹菜绿是绿,白是白,清爽如一位修养好的大小姐,在家温尔文雅,出门彬彬有礼。
怪不得有两个大诗人都写诗赞美它,杜甫说“饭煮青泥坊底芹”,苏东坡接着再说“烧芹煮笋饷春耕”。
一盘炒芹菜放在桌上,点上一炷香,房间里即刻佛意浓浓。藕,是莲肥大的地下茎,可作食用。原产地有人说是埃及,亦有人认为原产于中国。莲田主要在沼泽地生栽培,中国湖北盛产莲藕。
4什么叫旱八鲜,和水八鲜
常吃的野菜有“水八鲜”和“旱八鲜”。
“水八鲜”是:菱、藕、茭瓜、茭儿菜、茨菰、芡实、荸荠、水芹;
“旱八鲜”是:荠菜、马齿苋、鹅儿肠、香椿头、菊花脑、芦蒿、马兰头、枸杞头。
清明时候各种素菜在南京也新鲜上市,东城的百合、西城的白芹、北城的生姜、石城的老北瓜、四山的雷菌都是南京人最时鲜的选择。
5水八鲜的介绍
“水八鲜”是指南京地产的8种水生植物。
南京地区河湖纵横,池塘密布,是水生动植物生长的良好场所。其中,莲藕、红菱、茭白、芡实(鸡头果)、荸荠、水芹、茭儿菜、慈姑8种水生植物,人称“水八鲜”。
食用“水八鲜”为南京人的传统习俗。
莲藕
藕,称花香藕,“花香”二字,是取于“荷叶碧绿,荷花盛开,花香沁人”之句。
俗话说花香藕是“九孔十三丝”,最长的六节,一般也可达四五节。
质地白嫩,鲜脆多汁,甘美藕香,它能以蔬代果,生吃非常可口,有人曾经以“冷比雪霜甘比蜜”来形容。
熟吃“糖醋藕”、“元宝藕”、“糯米藕”、“糖粥藕”等往往让人回味无穷。花香藕以沙洲圩、莫愁湖、玄武湖等地出产为佳。
莲蓬,又叫莲房,是荷结的实,状如倒圆台,绿色,上面有许多冒出的小尖尖,下为莲子,莲皮青,里肉白,子内青心二三分,为苦薏也。
《白门食谱》称赞:“莲子甜嫩,既甚悦口,亦极清心。”
“作羹,更觉甜嫩,生熟食之,即可谓别有风味。”
莲蓬也是小孩喜欢的食物兼玩具。不仅可剥开来一颗一颗慢慢食用,也可以将莲房挖个洞,做成小缸缸灶玩童趣难忘。
红菱
菱,金秋时节,鲜菱上市,此时菱叶碧绿如染,菱花阵阵清香,采菱船络绎穿梭,忙碌不已。
门西菱角市就是一派繁忙景象。
菱,生熟可吃,形味俱佳。
茭白
茭瓜,俗称茭白,特点是娇嫩香糯,心白而无一点灰白,脆鲜爽口。
梁沈约《咏菰》云:“结根布洲渚,垂叶满皋泽,匹彼露葵羹,可以留上客。”相传在晋代,茭白就是江南三大名菜之一。
杜甫就曾留下了“波漂菰米沉去黑”的诗句。茭瓜可以凉拌、火炒,还可以制作一些细巧的菜肴,如佛手茭白、滚龙茭白、油焖茭白等。
鸡头果
鸡头果又名芡实,为滋补品,茎去皮松脆爽口,炒食味美,不失为夏秋别具风味之野蔬。
鸡头果制成的粉就是芡粉,与藕粉、荸荠粉、菱粉为四大名粉,品质高于绿豆粉、豌豆粉、山芋粉。
荸荠
莎草科荸荠属浅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茎作水果或蔬菜食用。
古称凫茈(凫茈),俗称马蹄,又称地栗,因它形如马蹄,又像栗子而得名。
称它马蹄,仅指其外表;说它像栗子,不仅是形状,连性味、成分、功用都与栗子相似,又因它是在泥中结果,所以有地栗之称。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视之为江南人参。是大众喜爱的时令之品。
水芹
水芹,白嫩翠绿,用沸水一烫,用酱油、醋、麻油搅拌后就可生食,脆嫩可口,色泽碧绿。
明代把它作为南京的土特产进贡。
在《正德江宁县志》中曾有记载:“水芹生在水泽边,洁白有节,其气芬芳,安德等乡皆有之,岁充供。”
茭儿菜
茭儿菜是一种生长在江滩菜上的、很不常见的植物— ,在江苏的镇江一带,人们也把它叫做茭瓜菜。
这种菜,结构上有点类似小竹笋,也是一层层的,但是又比小竹笋嫩得多,用来炒鸡蛋,或是配上蚕豆烧汤,都是不可多得的地方美味!
慈姑
慈姑,市郊沟塘、水田多有种植,秋冬应市,细腻香滑,粉糯可口,荤素皆宜。
用来蒸鸭煮肉,风味似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