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快问快答

有关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有关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有关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改变电源结构,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系统抗风险能力,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及绿色能源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水利水电工程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探讨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因为施建地点复杂、特殊,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良地基。不良地基不仅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进行和后续使用,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效解决不良地基引发的问题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重点分析了水利水电建设中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工程建设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不良地基。因为不良地基中存在节理裂隙带、溶岩、软弱带和含水量大土层等,有天然地质缺陷,所以,不能满足上体建筑对稳定性和牢固度的要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施工地的地形、地势,认真研究建设前期所得的数据、信息,反复确定施工方案,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正常进行。

1不良地基造成的不利影响

1.1抗滑性不达标,地基基础不稳定

这类地基主要是由软弱夹土层、岩体破碎带、古风化壳、节理裂隙带和岩石混凝土等物质组成的。其特点是承载能力弱,在高压压缩下容易变形,无法达到抗滑设计的规定值,而且不稳定。这种不良地基不稳定、抗滑性低,不仅无法满足水利水电工程上部结构方面的要求,还有可能造成上部建筑结构整体的剪切被破坏,从而影响主体建筑的安全。

1.2地基基础沉陷量超出允许范围

这类地基主要是由软弱土层、淤泥质土和膨胀土等物质组成的。其特点是承载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建筑的需求。由于土层物质的组成不同,受力强度不同,使其出现了受力不均匀的情况。这种不良地基的强度不一,地基受外力负荷的影响导致沉陷量过大或是发生不均匀沉陷,进而使得建筑物变形,损伤建筑主体。

1.3地基的水力坡降或渗水量超过容许值

这类地基主要是由喀斯特渗水地质、砾石层和卵石层等组成的。其特点是土层松散、孔隙大,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这种不良地基极易导致水库扬压力超出限值,出现管涌和潜渗的情况,使得水利建筑遭到破坏而变形。

1.4地基的可液化性

这类地基主要是由少黏性或是无黏性的土砂层组成的。当这种地基受到振动力的作用时,会瞬间丧失强度,从固态变成液化状态,导致地基陷沉、滑移等,进而影响水利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

2.1软弱层的一般处理方法

由于软弱层的倾斜角度不同,可将其分为高中倾角软弱带和缓倾角软弱带。对于高中倾角软弱带,先要挖开软弱土层,在其中填入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塞。挖掘深度是软弱土层1~1.5倍的宽度,两侧边坡度为1∶1~1∶0.5.当软弱土层比较宽且较为松散时,可以使用混凝土柱或混凝土拱让上部负荷传导、分散到两侧岩体。对于坝基软弱带,可先清除一部分软弱带,再填入黏土或混凝土,形成阻水隔板。当高倾角软弱带位于坝肩,特别是拱坝坝肩时,可设置混凝土传力墙、传力框架来进行预应力锚固。对于重力坝破碎岩体坝肩,当破碎岩体的自身稳定性没有问题时,可以在破碎岩体中设置混凝土防渗墙。对于缓倾角软弱带,可将软弱带挖开后用高压喷射装备清除软弱物质,然后回填混凝土砂浆。如果上盘岩体坚硬、完整,全部开挖工作量过大时,可以利用平硐或竖井开挖清除软弱带,再回填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并做好回填灌浆固结的工作。另外,也可以沿着软弱带设置钢筋混凝土抗剪键,或穿过软弱带设抗剪桩。

2.2淤泥土、膨胀土的处理方法

淤泥土的流变性和触变性比较大,容易被压缩,渗透性小,承载性能低。因此,可以主动挖出淤泥土,然后填入承载性能高的置换砾层,设置砾垫层排水。这种方法的施工过程比较麻烦,而且周期长、成本高。另外,也可以采取强迫换土的方式,比如抛石挤淤法。它主要是针对海、湖、沼、三角洲等河流冲积物形成的软地基所采取的处理方法,特别适用于软弱的地面不能承受机械工程装备进入施工现场且施工现场石料充足的情况。将一定量的片石投抛入基底,将淤泥挤压出基底范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底的强度。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施工简单、迅速。膨胀土的工程性质特殊,遇水会膨胀,失水会收缩开裂,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鉴于此,具体的处理方法是:①现场勘探、计算换土厚度,开挖清除膨胀土,使用非膨胀性材料或者灰土来换土。换土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基的工程性能,工期短,且能使地基获得更大的承载力。②桩基方法。当膨胀土层的厚度比较大时,可以采用桩基来处理。桩基支承在非膨胀土层上,由桩基将载荷传导到非膨胀土层上。③改良土质性能的方法。研究膨胀土的成分和性质,向其中添加一些非膨胀性材料或者添加化学制剂,以减少或去除膨胀土的膨胀特性,比如加入水泥、石灰等非膨胀材料,可以降低膨胀土的膨胀性。④膨胀土遇水、失水都会膨胀收缩,而土内含水量的变化是影响膨胀土性能的根本原因。因此,可采用隔水法,采取综合措施切断膨胀土基底与外界的渗水条件,保证基底的含水量,进而保证地基的稳定。⑤预湿膨胀。施工前,使土加水变湿而膨胀,并在土中维持高含水率,则土将基本保持体积不变,不会破坏结构。以上多种处理措施有时可以单独使用,有时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

2.3渗水性强地基的处理方法

渗透性强的地基极易因为扬压力超限、渗水导致水利建筑变形。针对这种情况,在处理时,要先将渗水的空隙、裂缝填上混凝土——当渗水量太大,填堵无效时,可将水引入排水坑,填入砾石,之后抽水并浇筑混凝土封堵。另外,还要预留管道,方便后期回填灌浆。

2.4可液化地基的处理方法

液化地基会导致地面下陷、滑移,影响水利建筑的稳定性。因此,在处理这种情况时,要清除可液化层,注入高强度、防水性能好的材料,用分层振动的方式压实或用冲振方式来紧密地基。同时,还可用混凝土加固、密封四周围墙,在液化层内设置灰土桩、砾石桩和砂井。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仔细勘探地形地质,对不良地基的处理也要因地制宜,制订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确保地基的稳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

作者:谢韬 单位: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牛来福.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成因及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5(41).

李春光.水利水电工程中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吕燕枚.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不良地基常用处理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

范文二: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探讨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水利水电工程一旦出现险情,就会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危险。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险情时有发生,为了在险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除险,必须对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展开研究。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应急技术预案

1工程险情主要特点

1.1突发性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虽然也有相应的险情预报机制,然而自然灾害发生的随机性仍然很大,而一旦发生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则是非常巨大的。与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泥石流、灾害性气候、堰塞湖以及因地震引起的滑坡等。而自然灾害的突发性特点决定了工程除险也是突发性的。

1.2不确定性

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和具体的位置,在灾害发生以前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同样,灾害对于工程设施的损害程度,工程的安全性受到很多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影响。有些自然灾害可能伴随后续灾害的发生,这些都增加了工程抢险的不确定性。

1.3破坏性

自然灾害的破坏性是十分巨大的,很可能由此发生重大的工程险情,并且引发难以估计的灾难性后果。水利水电工程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更大,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很可能形成重大的工程险情,同时还会破坏工程周边的环境,给工程除险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紧急处置技术研究

2.1安全性评价

安全性评价是工程除险的首要环节。(1)安全性评价的范围。(2)安全性评价方法的规范。(3)快速掌握险情信息的先进技术手段。

2.2处置方案确定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除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技术决策,而技术决策的核心就是处置方案。尤其是对于水电站和水库工程的除险,科学合理地确定处置方案,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排除险情的重要途径。以安全性评价作为基础,进而确定处置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与抢险作业现场条件的符合性,紧急除险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的可行性,以及紧急除险措施的技术要求。

2.3技术预案研究

目前,我国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和法规已经较为完善,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然而,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应急预案虽然较为齐全,但是在技术层面上还不够完善,而是将预案的侧重点放在了组织指挥方面。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工作中,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应急预案同样以组织指挥为主,较为详尽,在技术层面却不够深入和具体。一旦发生险情,因技术准备不充分而导致的问题则更为明显,如果对于发生的险情处置不及时、不正确,就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即工程的立项、设计、建设和工程运行期,都应该加强研究和制定水利水电工程除险的技术预案。在工程项目立项审查阶段,应重点论证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的工程险情,并且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到水库大坝的泄洪能力,并且将考察的重点放在工程的安全上。工程建设阶段,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这期间应收集工程的基础性资料,并且加以分析和研究,明确自然灾害具体会对工程安全造成何种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工程运行期,即水利水电工程投入使用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应制定水利水电工程除险的技术预案,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加以修订,工作的重点在于工程重大危险源和工程本身安全的分析和监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建设年代久远、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低的大坝、水库,这类工程的隐患较大,一旦发生险情,其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加强这类工程的除险技术准备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3抢险施工技术研究

3.1重点研究对象

(1)江河堤防管涌、漏洞、裂缝、漫溢、决口的排险。(2)近坝库岸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的排险。(3)土石坝渗流破坏、坝坡失稳、泄洪能力不足的排险。(4)地震与洪水威胁下拱坝、重力坝、面板堆石坝的排险。(5)泄洪洞、溢洪道、消能设施、闸门失事的排险。(6)进水口、地面厂房、开关站、输电设备的排险。

3.2重点研究内容

3.2.1快速勘查险情

开展抢险施工的第一步,就是快速勘查险情。从水利水电工程除险工作的现状来看,提高险情勘查的速度,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采用先进的方法和先进的设备。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快速勘查的技术手段,而是采用与正常施工相同的技术,因此应着重研究更为便捷、快速的勘查方法。

3.2.2快速进场到位

抢险工作的实施,必须有人力和物力支持,即实施抢险工作所必需的设备、物料,以及抢险人员。自然灾害可能会伴随着泥石流、崩塌、道路塌陷以及山体滑坡等,这些都可能会导致交通的中断,影响抢险人员和抢险物资进入现场。因此,还要解决好如何快速进场到位的问题。

3.2.3快速抢险施工

快速抢险施工是实现工程除险处置方案的关键。按照工程除险处置方案明确施工任务和时限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抢险施工实施方案,科学、快速抢险。

3.2.4安全控制措施

工程抢险安全包括两个方面:(1)抢险作业的人员、设备安全。(2)抢险作业对工程设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的控制。

3.3一般研究方法

3.3.1分工程类型研究。根据抢险施工对象的重点部位和工程的类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抢险施工技术展开研究。采取该种研究方式,较为系统和全面,尤其是对于某一类型的工程抢险施工技术而言,其优势更为明显。

3.3.2分施工专业研究。还可以根据抢险施工专业的类型进行分类,如机电设备除险、混凝土作业等。对于某一项施工专业技术而言,采取这种分类研究方式,可以使研究进行得更加深入、细致。此外,还能够有效提高抢险队的专业技能。

3.3.3技术研究路线。针对某一类型工程抢险施工技术或某一项抢险施工专业技术,收集有关工程除险的资料信息,分析现有的快速抢险施工与安全控制技术(不限于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对工程抢险施工的适用性,应用【四新】技术,研究快速、有效的抢险施工技术。加强与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合作,突出应急抢险新设备的研发。

4结束语

自然灾害导致的水利水电工程除险,对受损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价是首要环节,评价方法需要规范;科学确定处置方案是技术决策的核心,应急处置技术预案研究需要加强。开展抢险施工技术研究,分析灾害破坏表现形式和主要危害,确定重点研究对象;突出快速抢险与安全控制,确定重点研究内容;明确技术研究路线,分类进行研究。随着应急处置机制的不断完善,工程除险技术研究将更加深入,重大工程险情将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

作者:池涌 单位:福建省鑫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何东明.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除险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8).

范思毅.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

卢素兵.水利水电工程除险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

董惠.小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除险加固中土坝防渗工程初探[J].电力学报,2007(2).

黄燕,王辉,张明波.水利水电工程除险加固中的设计洪水复核[J].人民长江,2006(4).

梁岸文.水库设计洪水复核与除险加固[J].广东科技,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