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快问快答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公布,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本次任务还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公布,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本次任务还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公布,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本次任务还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这是巨大的问题,我们慢慢的回答。持续的追更,请大家关注。

追更一:2021年10月15日零时

2021年10月14日,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按照计划部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驻留六个月。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之后,将完成空间站任务标准载人飞船所有功能的全部在轨验证,完全具备支持我国空间站后续建造及运营任务需求,也标志着工程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转入在轨建造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其中,您了解以下这些事对您理解任务很有帮助。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翟志刚为指令长。航天员翟志刚是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航天员王亚平执行过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叶光富是首次飞行。

翟志刚,男,汉族,籍贯黑龙江龙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中心飞行教员,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13年1月,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567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叶光富,男,汉族,籍贯四川成都,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9月出生,1998年8月入伍,2002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作战训练股空战射击主任,安全飞行11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执行本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专门用于执行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两级半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为8160kg。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箭体结构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利用系统、遥测系统、外安系统、故检系统、逃逸救生系统、附加系统和地面发射支持系统共计10个系统组成。

CZ-2F火箭发射载人飞船状态全长58.3m,起飞重量498t,芯级直径3.35m,助推器直径2.25m,整流罩直径3.8m,在火箭顶部带有逃逸塔。全箭可靠性指标0.98,安全性指标0.997,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本次执行载人飞行的CZ-2F Y13火箭的飞行可靠性评估结果为0.9894。

本次发射任务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用CZ-2F Y13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三号(SZ-13)载人飞船送入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356km的近地轨道,并与天和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按照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及建造阶段任务安排,CZ-2F火箭采取“发射1发、备份1发”即“滚动备份”发射模式。CZ-2F Y13火箭在Y12发射后进行应急救援值班,在Y13任务中执行应急转正常任务的发射。

本次任务是CZ-2F火箭首次执行应急转正常发射,Y13火箭的基础级已经在发射场竖立停放了近6个月。经过研制队伍的认真细致的检查和测试,Y13火箭产品质量良好,数据平稳正常。同时,相对于Y12火箭,本发火箭有6项技术状态变化,全部有利于提升火箭的可靠性。

在本次发射后,Y14火箭将进入应急救援值班状态,直至神舟十三号乘组从空间站返回。后续CZ-2F火箭还将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的载人发射任务,明年预计还要完成Y14和Y15火箭的发射

①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②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③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

④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王亚平将成 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 ,神舟十三号乘组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

⑤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⑥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①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②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作准备;

③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④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⑤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在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及工程全系统综合评估后,工程将全面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在空间站建造阶段规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

①首先发射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运送补给物资,为随后实施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做准备;

② 神舟十四号 乘组在轨驻留期间,将先后发射 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 ,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进行舱段转位,在2022年底前完成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建造;

③随后实施 天舟五号货运补给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十五号乘组将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开展在轨轮换。

对空间站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后,转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

后续,将择机发射 巡天空间望远镜 ,与空间站共轨长期独立飞行,开展巡天观测,短期停靠空间站进行补给和维护升级。

针对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长期在轨飞行的挑战,在选拔、训练、健康、工作、生活等驻留保障技术方面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准备,并在神舟十二号任务中进行了初步验证。神舟十三号任务在选拔训练和在轨保障的整体思路、措施、手段上与神舟十二号任务基本相同,结合神舟十二号乘组飞行经验和神十三任务时间翻倍的特点, 采取了一些针对性措施:

2021年6月17号,神舟十二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备份箭神舟十三号飞船就已经在发射中心处于待发射状态,10月7日,长征2F遥十三与神舟十三号飞船组合体转移到发射塔架,距离16日发射,需要等待9天之多,在等什么?

这个问题很简单,火箭在发射的工作除了燃料加注、状态检查、航天员进场准备之外,主要是等待发射窗口。载人航天发射窗口的确定是飞行器发射窗口确定中比较复杂的一种。

首先是考虑发射的安全性,天气(风雨雷电等)、空间环境情况、空间碎片情况等条件制约,然后是考虑到工程的可实施性和经济性。即这次采用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的策略下,两个飞行器:神舟十三号和空间站天和舱的相位符合性以及燃料的消耗。还有,飞船发射后是要返回来的,飞船的着陆场确定了,火箭的飞行轨迹就要十分精确,它发射的时间也就要十分精确,可以说是近乎于“零窗口”,发射窗口宽度只在1~几秒之间。

这个窗口随着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的运行,不断变化,目前大约是每3天会出现一次完美的角度。10月13日,热心的网友在微博上曾经根据三舱组合体轨道参数,推断出2021年10月13日凌晨1点46分,天宫空间站会越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一个对接发射日,而目前参数为382.390 km × 385.001 km × 41.4708º(NORAD坐标系),发射时相位差约-0.8º,据此推论,如果快速交会对接时间仍为6.5小时,则10月16日0点23分是神舟13号下一个理想的发射窗口。果不其然,高手民间有,嘿嘿,和指挥部确定的时间一致。

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年的过程中,“载人航天,人命关天”,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

航天事业,必须面对的是出现了应急情况怎么办? 对于载人航天,出现应急状态,首先要采取措施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目前,承担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长二F火箭已经完成了14次发射,成功率达到了100%,是载人航天工程里名副其实的“生命之箭”。在其设计过程中,其安全性指标是0.99996!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火箭故障检测处理系统和逃逸系统,简称故检逃逸系统。

长二F外形结构中其“头顶”上顶着一个尖尖的装置,就是“逃逸塔”,也就是火箭的逃逸系统,与之一起发挥关键作用的是外形上看不到的故障检测处理系统,这是载人火箭所独有的系统。

载人火箭从在发射台等待发射到飞行过程中, 故检逃逸系统 会一直配合工作,故障检测处理系统一旦检测到火箭出现危及航天员安全的情况,将给逃逸系统发出逃逸指令,逃逸系统就会迅速将航天员带离危险,使之安全返回地面。

参与航天员逃逸的系统有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和外测安全系统。故障检测处理系统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检测火箭的重要参数,判断火箭故障,出现故障时向有关系统发出逃逸指令和终止飞行指令,由箭上的故障检测处理飞行软件负责实施这两项关键任务;二是逃逸时完成逃逸飞行器的时序控制和火工品配电,由箭上的逃逸程序控制软件负责逃逸时逃逸发动机点火及相关装置动作控制。逃逸系统的任务是当运载火箭抛整流罩前发生重大危险,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时,负责使航天员脱离危险区,并为航天员的返回着陆提供必要的条件。

逃逸系统的构成非常复杂,由五种固体发动机、整流罩的上半部分、支撑机构、栅格翼及其释放机构以及灭火装置等组成,它必须与其他正常飞行时所使用的系统协同工作才能完成逃逸任务。

五种发动机分别是逃逸主发动机、分离发动机、偏航俯仰控制发动机、高空逃逸发动机和高空分离发动机。

逃逸系统的结构由上半部整流罩、栅格翼及其释放机构、上下支撑机构等组成。上下支撑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一旦火箭出现应急故障需要逃逸救生时,上下支撑机构上的火工作动筒接到发火信号点火动作后,迅速将机构与飞船的可移动支点锁死,以实现逃逸系统外壳体与飞船返回舱及轨道舱间的刚性连接,这种刚性连接是实现逃逸救生的必要保证条件。在正常飞行条件下上下支撑机构与飞船是弹性支撑,即飞船与逃逸系统外壳体间可以有允许的间隙做相对运动。

逃逸飞行器是一个无控飞行器,根据逃逸飞行器气动特性设计,为了保证飞行器在整个逃逸飞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姿态,在逃逸飞行器底部四周需要设置4块稳定栅格翼。该栅格翼在火箭正常飞行状态下收靠在整流罩周围,一旦逃逸,4块栅格翼与整流罩的连接爆炸螺栓起爆解锁,栅格翼在弹簧推杆、气动力及过载惯性力的作用下迅速展开。为防止栅格翼展开时对整流罩冲击过大,同时又要将栅格翼展开后锁定在某一位置,每块栅格翼两侧安装有两个液压阻尼器,以实现阻尼和锁定双重功能。在保证栅格翼展开时间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整流罩的冲击。

逃逸系统共配备了5种类型共12台发动机,其中逃逸主发动机1台,分离发动机1台,控制发动机4台,高空逃逸发动机4台,高空分离发动机2台。除高空分离发动机为选用产品外,其他几种发动机均是专门为逃逸系统研制的。逃逸主发动机、分离发动机、控制发动机和尾裙、配重段一起组成逃逸塔,为120秒前的逃逸提供动力。高空逃逸发动机、高空分离发动机安装在飞船整流罩上,完成从逃逸塔分离后到抛罩期间的应急逃逸任务。逃逸系统固体发动机的任务决定了这些发动机的特点,即:快速启动、推力大、工作时间短和高可靠性、安全性。

在逃逸系统的工作范围(起飞至整流罩分离)内,逃逸模式分为两种,即有塔逃逸模式(模式Ⅰ)和无塔逃逸模式(模式Ⅱ)。模式Ⅰ适用于火箭发射前15分钟~起飞后120秒,模式Ⅱ适用于火箭起飞后120秒~整流罩分离。在逃逸模式Ⅰ中,考虑到发射人员及地面设施的安全性,火箭飞行60秒前逃逸时火箭发动机不关机,60秒后逃逸时将终止故障火箭继续飞行。逃逸模式Ⅱ适用于逃逸塔分离至整流罩分离期间火箭出现重大故障时。在实际的飞行过程中,返回舱和逃逸飞行器可能存在两种分离模式,即有逃逸塔分离和无逃逸塔分离。有逃逸塔分离的动力来源于逃逸塔上的分离发动机,无逃逸塔分离的动力来源于整流罩上的高空分离发动机。

简单的说,

追更一结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 翟志刚 、 王亚平 、 叶光富 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由 翟志刚 担任指令长。北京时间2021年10月 14 日晚些时候 ,3名乘组航天员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翟志刚,男,汉族,籍贯黑龙江龙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中心飞行教员,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13年1月,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567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叶光富,男,汉族,籍贯四川成都,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9月出生,1998年8月入伍,2002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作战训练股空战射击主任,安全飞行11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待续...

“倾囊相授、英勇果敢”“细心周到、善解人意”“认真刻苦、精力旺盛”……当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的三名航天员谈起此次“太空旅行”的“旅伴”时,个个赞不绝口,句句都是满意。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主要目的:

①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②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作准备;

③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④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⑤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①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②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③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

④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王亚平将成 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 ,神舟十三号乘组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

⑤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⑥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这些不同,也是我们将面临的挑战。

为中国航天加油!

(央视新闻)

在这又一个欢欣鼓舞的消息到来的同时,我想请大家再仔细的了解一个人

他叫邓清明

1997年年底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后第一批航天员14人中的一员

神九进入备份乘组

神十进入备份乘组

神十一进入备份乘组

24年保持听令而动的飞天状态

24年保持稳定全面的技术状态

24年保持清醒平静的心理状态

24年保持奋斗终生的初心使命

他经受了所有航天员的艰苦训练

只是

他从未像执行过任务的航天员们一样

接受过鲜花和掌声

55岁的他

可能不再有机会弥补没有飞天的终身遗憾

我还是希望大家记住

有一个人

为了航天事业

始终站在

舞台侧边

聚光灯后

领奖台旁

24年如一日

践行航天员大队成立时

面对国旗的铿锵誓言

“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

……

英勇无畏,

无私奉献,

不怕牺牲,

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将出舱2至3次

记者从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主要目的:

一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二是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作准备;

三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四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北京日报)

本次任务的特殊之处:

1、首次6个月在轨任务,这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在轨任务,对空间站的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提出考验,对航天员的身体也是考验

2、出舱行走的工作内容难度增大,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作准备,因为后续要在出舱时拆太阳能电池帆,转移到实验舱末端小桁架上,这种级别的工作量算是出舱中比较大的,这次应该也会提高工作负荷,为后续工作做准备

3、首次对接向和飞行向呈90°的实战对接,为此需要用天舟二号作为配重减小对接冲击的姿态补偿量,对于姿控系统来说非对称构型难度更大,和平号空间站曾经因为没有考虑到因为舱段发射延迟带来的非对称构型时长的问题,消耗了远大于设计的推进剂量

4、转位机械臂试验,为梦天问天舱和未来的巡天望远镜停靠维修做准备

5、航天员会在空间站上无线遥控天舟二号进行手动对接,也是中国航天的首次

6、首次女性航天员长时间驻留(超过2个月即长时间驻留),生理心理数据搜集,甚至是护肤品试验

7、首次长期垂直保存的组装完成的长征-2F火箭发射,验证备份箭可靠性,后续火箭会“站”更长时间

8、王亚平应该会再来一次太空课堂

目前先想到这些,后续再来补充

为知友们补充最新信息:

新京报快讯 据“中国载人航天”消息,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即将再次出征太空,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实施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发布本次飞行任务标识。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按照计划部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将在轨驻留六个月。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之后,将完成空间站任务标准载人飞船所有功能的全部在轨验证,完全具备支持我国空间站后续建造及运营任务需求,也标志着工程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转入在轨建造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0月14日下午,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任务有关情况。

据介绍,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由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4日17时,3名乘组航天员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总台记者 王刚 邓孟 摄影 徐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 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目前,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正在加注推进剂。

航天员翟志刚是中国首位出舱航天员,航天员王亚平执行过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叶光富是首次飞行。

翟志刚简历

翟志刚,男,汉族,籍贯黑龙江龙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中心飞行教员,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 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 2013年1月,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王亚平简历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567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 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叶光富简历

叶光富,男,汉族,籍贯四川成都,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1980年9月出生,1998年8月入伍,2002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作战训练股空战射击主任,安全飞行11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记者从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主要目的:

一是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二是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作准备;

三是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四是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五是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记者从下午举行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 航天员进驻核心舱,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约6个月后,搭乘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将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状态和各项设备工作正常,具备交会对接与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测试和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①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②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③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

④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王亚平将成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神舟十三号乘组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

⑤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⑥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这些不同,也是我们将面临的挑战。

①空间站本身开展了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设计,通过功能冗余和产品冗余等手段,从设计上保障一度故障工作、二度故障安全。

②针对空间碎片和空间目标等外部因素,开展了专门设计,对微小型碎片在结构上进行了防护加固,对较大碎片或空间目标可实施机动规避。

③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已制订了约4800余条预案,并进行了验证和演练。

④针对极端情况进行了应急救生准备,若空间站发生影响航天员安全的重大故障,航天员可搭乘停靠的载人飞船及时撤离空间站、返回地面;若停靠的载人飞船发生不能安全返回的故障,将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飞船的快速发射,与空间站对接,确保航天员及时乘坐应急救援飞船返回地面。

来源:新闻联播、北京日报、央视新闻

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未来神州十三好进入太空之后,它将与核心舱进行对接。

但是这一次呢它的对接点与神州12号不一样,它将会对接在核心舱的镜像,就是下方的对接口。

更多请观看视频。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已经走到了第四步,而过不了多久,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又将载着第二批航天员进入太空。

我们都知道,神舟十二号飞船的成功,已经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先进的航天技术,那么,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价值呢?点开视频详细了解一下吧。

航天员王亚平执行过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将成为# 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 # 应为热爱,所以执著

神舟十二号任务完成不到一个月,神舟十三号又踏上征途了,先预祝一下三位航天员工作顺利,神十三任务圆满成功!

这次任务是神舟系列飞船执行的第八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任务。从明年的天舟四号开始,中国空间站将全面进入在轨组装建造阶段。

这意味着,神舟十三号任务要攻克空间站建造的最后几个关键点,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神舟十二号在空间站一共停靠了90天17小时2分钟,这是目前的在轨停靠时长纪录,三上太空的聂海胜也因此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长的记录。

当然这一记录很快就要被打破了,因为神舟十三号乘组预计将在空间站驻留六个月。神十三乘组中,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执行过神舟十号任务的王亚平(15天),这也就意味她即将成为我国驻留太空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在神舟十一号任务后,为应对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的新需求,神舟飞船经历了一轮升级,使之成为了“迄今为止功能最完整、最完全的飞船”。而新的“完全体”神舟,设计最长在轨停靠时间就是六个月,所以神舟十二号只是小试牛刀,神十三才是它的全部潜能。

六个月也是未来空间站进入运营阶段后人员轮替的周期。神舟十三号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验证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时间驻留工作的可靠性,这其中包括再生生保、物资补给、航天员健康管理等一系列关键保障技术。

在本次发射之前,天舟三号已经先行一步将神舟十三号“出差行李”送到了空间站。而在天舟三号投送的快递中,有一套女性舱外航天服,以及能够满足半年使用的卫生用品和化妆品。

因此,在神十三乘组公布之前我们就知道这次的“出差三人组”中,肯定有一名女性。现在我们知道,这位女航天员是执行过神十任务的王亚平。

女航天员上天可以积累女性在生理、心理及航天医学方面的飞行数据,而且女性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所以女航天员一直是太空探索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未来中国空间站的运营,肯定少不了女性航天员及专家的参与,因此对女性航天员长期驻留进行关键性验证也是神舟十三号的重要任务。

天舟三号搭载了女性舱外航天服,就意味着王亚平将在空间站驻留期间执行出舱任务,她也将成为我国首位完成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又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另外,从神舟十三号任务发布会获悉,王亚平将在任务期间再次担任“太空老师”,面向中小学生授课,时隔八年的第二课,可别忘了上哦~

神舟十二号在撤离空间站后,并没有立即返回,而是执行了绕飞以及径向交会对接试验。

但是这次试验只是到达了距离节点舱下方对接口19米的停泊点,验证了相关技术后就返回了,并没有完成与空间站的径向交会对接。

于是,完成第一次径向交会对接的光荣使命就交在神舟十三号手里了。

目前,天和核心舱前后两个接口分别对接了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三号将从节点舱下方对接口与空间站交会,使空间站组合体变成T形。

这一构型下组合体总重将近60吨,是目前阶段中国空间站的最大规模构型,也将刷新我国在轨航天器的吨位新纪录。当然,这个记录也是暂时的,明年发射的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将把这一记录提升到100吨。

神舟十二号任务期间,我们见证了空间站的机械臂辅助航天员舱外作业的场景,神舟十三号任务期间,将对机械臂另一个重要用途进行试验——辅助舱段转位。

预计在明年的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中国空间站的两个实验舱——问天号和梦天号,将先后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这是空间站建造最重要的部分。

按照规划,问天号实验舱Ⅰ和梦天号实验舱Ⅱ将分别停泊在天和核心舱的左右两个径向对接口上。但是这两个实验舱都是20吨级大型舱段,因此它们不能像神舟十三号那样直接与核心舱进行径向交会对接,否则巨大的撞击惯量将对空间站组合体姿态产生难以控制的扰动。

因此两个实验舱需要先后分别与核心舱前向对接口对接,再转位至侧向停泊口。

实验舱转位有两套互为备份的转位方案。一是通过实验舱自备的转位机械臂与节点舱基座对接进行转位;二是通过天和核心舱配置的大型七自由度空间机械臂捕获实验舱直接进行转位。

而神舟十三号乘组进驻空间站之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操作空间机械臂捕获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进行转位试验,为明年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的实验舱转位工作做技术验证。

从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到中国空间站全面在轨建造,载人航天事业一步一个里程碑,成为中国科技进步的象征和国人永远的骄傲。

万和作为国内厨卫电器的领头羊,也一直从我国航天事业中汲取着奋进的力量。

万和早在2007年就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2016年升格为“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是中国航天事业最高级别的合作类型。

与中国航天牵手十载,与不断进步的中国航天科技一样,万和的产品技术和品质也不断创新发展。

万和积极引入具有中国航天特色的科研生产及质量管理办法——“质量问题归零法则”,按照“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五条标准对各种质量问题逐项落实。万和以“品质零缺陷,标准航天级”的管理法则精工制造,不断打造“航天级”品质产品,因此得到业界和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万和也充分借鉴航天工业所使用的创新技术。应用在燃气热水器中的三芯短焰燃烧技术,来源于航天器发动机高效燃烧的概念,根据航天发动机理念设计的三芯短焰燃烧器,达到大功率、高效率、低排放三大指标。而万和的核心技术之一——碳氮双防技术,则来源于太空舱废气检测系统的概念,主动控制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成分。

至今,万和在厨卫电器领域拥有48项行业先进技术,90多次主导或参与了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具、消毒柜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拥有2000多项专利,代表中国燃气具技术前沿方向。

万和的燃气热水器市场占有率已经连续十七年处于行业第一位,消毒碗柜、燃气灶、吸油烟机、电热水器的市场占有率均处于行业前列,万和燃气热水器和燃气炉具的出口量连续多年领先行业同类产品。

航天科技事业代表了我国科技产业最尖端的水平,航天精神代表了"爱国强军、自主创新"的精神。

万和电气作为“中国航天事业战略合作伙伴”,将通过创新营销、创新科技展现品牌活力,在不断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同时,在产品及技术创新上持续突破自我,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中国民族品牌面向世界的一张“国际名片”!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 瞄准北京时间10月16日00时23分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翟志刚(中)、王亚平(右)、叶光富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由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问什么就答什么,不相关的就不赘述了。

3名航天员将搭乘神舟十三号展开6个月太空生活

和神舟十二号在轨驻留3个月不同,这次3名航天员将搭乘神舟十三号展开6个月太空生活。这将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

在见面会上翟志刚说, 最具挑战的还是长达6个月的长期太空驻留和失重飞行,无论对航天员的身体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还是对仪器设备可靠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女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

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2013年,王亚平入选神舟十号航天员乘组,6月11日17时38分搭乘神舟十号飞船首次飞向太空。根据任务安排,她还在飞行中为全国8万余所学校的6000多万名学生进行太空授课。

这次,“太空老师”王亚平将为大家带来太空授课第二课。

王亚平表示,能够成为进驻空间站的首位女航天员,亲身参与空间站建造任务,她由衷地为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祖国而倍感骄傲和自豪。当被问及要在空间站度过春节的问题,她和大家一样都满怀期待:“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会和大家一起守岁,在第一时间把来自太空的祝福送给祖国、送给大家。 ”

神舟飞船将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神舟十二号首次采用快速对接的方式跟空间站的前向对接口对接。而神舟十三号采用径向对接,即相对于地球来讲,空间站是三个坐标轴对地的状态下, 神舟十三号从下方对接上去。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撤离后,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成功验证了径向交会技术,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41岁的叶光富将实现飞天梦

航天员叶光富是第二批航天员中最年轻的一位。首次入选航天员飞行乘组,叶光富便面临6个月的飞行周期。“ 心里难免有一些忐忑,但回顾前期的准备,心里也很踏实,因为我们做好了准备。”他对记者说,他期待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进行在轨生活和工作,闲暇之余透过舷窗好好看看地球这颗蓝色星球。

他对记者说:“加入航天员队伍11年,我为梦想也奋斗了11年。现在,我对任务充满信心和期待。”

2016年7月,叶光富作为中国航天员代表,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5名航天员共同参加了欧洲空间局组织的为期15天的洞穴训练。

对于这次任务,他表示非常期待将多年来的所学所训学以致用,和大家一起共同完成好各项任务,同时也期待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感受浩瀚太空,欣赏生活的美丽星球,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作为首位参与国际航天员训练的中国航天员,他说:“期待有一天可以和国际同行一起遨游太空,也欢迎他们来到中国的空间站做客。”

空间站驻员轮换正常情况就是半年一次。现在还是试验阶段,才会出现第一批三个月后先下来,下一批再上去。我不知道那些感叹速度快的有啥可大惊小怪的,这是计划内的正常操作好不?平时不关注新闻的吗……

另外还有扯什么发射日期是什么什么纪念日之类的,我只能表示呵呵。发射窗口的确定一直都取决于任务目标,飞船的发射首先要满足和目标飞行器的快速交会对接,什么什么纪念日只是巧合。不要搞错了因果好不好……

这种说法让我想起了小学时候,我们老师跟我说神五的发射日期选在15号是因为“5”号,神六12号发射是因为“2”个人上天……

理工男表示无语……

扯远了。6个月是航天员驻站的正常时长,这次要是没问题的话,之后应该就是应用任务了。

从目前的备份模式来看,神州十四号的船舰组合体是“热备份”,备份乘组不出意外就是神州十四号的乘组。我比较关心这次备份乘组是谁。

另外这次比较关键的验证任务就是机械臂带着天舟二号做舱位转接试验了。这是之后空间站建设的关键步骤。比较期待试验的效果。

估晚了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