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快问快答

袁隆平院士逝世后的六点建议

袁隆平院士逝世后的六点建议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袁隆平院士逝世后的六点建议

袁隆平院士逝世后的六点建议

作者:周碧华

袁隆平院士逝世,举国悲痛,满屏都是悼念他的文字和视频,我每看长沙市民追着灵车跑的视频就流泪,市民中有许多是年轻人,他们哭喊着“袁爷爷一路好走”,袁老功勋盖世,长沙人民有情有义。

岂止长沙人民,全国人民都无一例外地在微信上表达对袁老的怀念,此种情景,已多年不见,足见袁老在全国人民心中的位置!这正是: 吃水不忘挖井人,吃饭不忘袁隆平!

甚至正在长沙举行诗歌研讨会的百多位诗人,也暂时放弃了他们的“骚情”,投入到纪念潮中,相信他们中的许多人会敲一些分行的文字出来,不负“著名诗人”称号。

悲痛之余,吾亦沉思,如果仅仅是文字与影像的表达是远远不够的,过了这阵子,这拨热情就淡了,因为海量的网络信息不断地占有着人们的视线。对袁老的最好纪念,应有仪式感,并有永久性意义。于是试着建议如下:

第一、建议全国降半旗致哀 。汶川大地震后,吾国为遇难国民降半旗,极大提升了国民的尊严。但那是为群体而降半旗,为个人降半旗一般有特殊规定,袁隆平虽然行政级别不高,但他是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大功臣,理应为其降半旗,此举亦可激励千千万万的科学家,具有极好的导向性,且能顺乎民意;(昨天写完此帖,发现新华社建议了,真是不谋而合,其实新华社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应以内参形式提建议,不然会让最高决策层被动)

第二,建议联合国为袁隆平默哀。 中国政府敦请联合国在近日的会议中,各国参会代表为袁隆平院士默哀,因为袁隆平的贡献不仅仅是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的技术还惠及世界几十个国家上亿人口,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养活七千万人口。仅他培训出的各国农业技术人员就数以千计,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至少联合国粮农总署应降半旗;

第三,建议湖南省政府建设“中国种子博物馆” ,在袁院士的科研基地附近特辟主题文化公园,以袁院士一生研究高产杂交稻为主线,布展一个既具科普性又具观赏性的种子世界的博物馆,以此缅怀袁隆平院士;或在湖南第一产粮大市常德境内的贺家山原种场建此博物馆;

第四,每年的 5 月 22 日设为“中国节粮日” ,每年的10月12日为“世界粮食日”,为什么中国不设立一个这样的节日呢,光盘行动还不够,还得提倡国民在5月22日这一天少吃一两粮,以此年年纪念袁隆平院士,铭记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培养国民节俭习惯;

第五、建议长沙市政府立袁隆平大型雕像 ,选址在黄花机场或高铁站广场,选袁隆平院士在田间观察稻子的经典头像塑大型铜像,让南来北往的人来到湖南,即感受到湖南人民对袁院士的尊崇之情,也让南来北往的人意识到,之所以有劲头东奔西走,是因为吃饱啦!

第六、多形式宣传袁隆平。 除了他的事迹进入中小学课本和大学思政教材之外,还应以新媒介手段,制作一些形式多样的宣传品,让青少年树立科技报国之志。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

相关阅读——

那个让我们吃饱了撑的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