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柯:语文有多少种可能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语文有多少种可能性?
——读殷国雄《寻找语文的可能性》
杨林柯
说实话,很怕看到赠书时有附加条件:写书评。但在殷国雄给我赠阅新作并邀约书评的时候,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我很怕他像当年邀约我去张家港上课时那样说:“看在我们一起睡过的面子上,给我们上一节课吧!”没想到,我答应后,他还是说了:“到底一起睡过,就是不一样。”我被他这句冷幽默又一次逗乐了。
知道殷国雄这个名字很早了,起初是在一个很大的教育群里,QQ聊天,他时不时冒泡,说话很有思想个性,加上他的名字,一个“国”字,一个“雄”字,给人一种庄严厚重的豪气,以为他是一位长年纵横一线的英武教师,等到2013年在浙江苍南因傅国涌先生的邀约,住在一个房间的时候,才知道他是80后的小年轻,不禁大有后生可畏的感觉。
殷国雄到现在好像还是个大男孩,初心不改,生活上不拘小节,显得有些粗心。这一点,我在7年前就领教过——他离开苍南的时候,竟然忘了自己的衣服。他走后,我急忙打电话,结果总是打不通,只好打的赶到火车站,发现他已经准备检票进站了,似乎还没有发现自己丢了什么。原来的同事杨静娴说他的办公桌很乱,大致许多执着于事业的人都有这样的通病吧。但你读他的书,你会发现他对教育教学原来这么有心肠。我想,这样做教育的语文老师在当下的大环境中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他的新著《寻找语文的可能性》我是用一整天时间读完的,全书字数不多,但很紧凑,内容也很丰富。整体感觉:这是记载着一位用心做教育教学的年轻教师挣扎着成长、努力改变现状、艰苦进行“大语文”探索的一本书。书中有许多详细的案例,记载着教与学的收获:有成功的经验,也反思了某些不足和遗憾,还原了教育教学的真实。
我很欣喜地看到,殷国雄老师对教育教学的观点与我的语文教育理念一致,许多做法也完全一样,只是他比我做得更到位,对实践探索的边界把握得好,更有案例推广价值。
全书有六章,实际上是三大块内容。
第一章讲如何应对班级管理的挑战。他多年担任班主任,面对几十个来自乡下的孩子,基础差,习惯不好,能够考上高中的不到20%,为了让这些学生在学习上不掉队,又享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殷国雄想了许多办法。开始是小组积分,集体奖惩,但发现容易株连无辜;接着改革小组奖惩制,过渡到个人积分和加油票;建立学习共同体,借鉴游戏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颇感新鲜。这种独特的管理也让学生对殷老师刮目相看。接着,他从重庆名师张万国老师的“四级六部制”的班级管理框架中受到启发,又学习了“罗伯特议事规则”,他想把公共生活的文明规则引入日常教学管理,让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生根滋长。从1.0版的集体奖惩,到2.0版的个人积分和加油票,再到3.0版的自我管理,能够看到作者在探索实践中对教育认识的提升。于旖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也在不断提高、不断完善自己。
第二章到第五章都是在记录自己如何进行“读与写”的教学实践,分别是“从教材出发的读与写”“主题词下的读与写”“读书观影外加报告单的整本书读写教学”和“游戏化的读写实践教学”。留下了作者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到走向教育教学自由探索的足迹。他超越应试教育的逻辑,带领学生不断寻找教育的可能性,从《木兰诗》中认识人性,从《甜甜的泥土》中发现母亲,从周云蓬的歌中理解生命,从阅读杜甫和苏轼中明白人性的复杂,从李建利的悲剧中思考爱国,从自行车的乱停乱放中学习经济学常识,从雾霾中让学生关心环境,从《小王子》的整本书阅读中学习承担责任,从阅读、探讨甚至改编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激发学生的体验和思考,甚至由男女学生的出走中,他大胆地引入性教育的内容……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竟然把游戏引入教育教学实践,布置了许多思考讨论题,这对那些喜欢网络游戏不爱学习的孩子,将会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这几章有许多教学成果的展示,能看到许多学生在殷国雄老师的悉心带领下成长的脚印。有这样的老师引路,学生们是何等的有幸!
当然,一个教师的成长主要靠自己,也离不开名师的影响和引领。读这几部分内容,让我想到了史金霞老师的著作《不拘一格叫语文》和《重建师生关系》。中间也有许多学生成果的展示,这些成果最能说明问题。事实上,史金霞老师曾经就是他的同事,也是价值观一致的朋友,曾经给过他许多方面的指导。与史金霞等许多价值观靠谱的老师同行,这也是殷国雄老师的幸运。
第六章“语文应试,换条路走走”,应该属于全书的第三块内容。它是作者对当下场域中如何进行应试复习考试的有益探索,比如让学生尝试自己命题,结合平时的考试,思考应该发掘什么“考点”;比如把学习杜甫、陶渊明的诗歌与阅读作者的生平传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真正把鉴赏诗歌的“知人论世”落到实处,避免盲人摸象式的瞎猜;比如对平时作文练笔的反复修改,推敲字句,力图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表达更加准确……作者对当下的教育情境有理性的认识,因而行动也能够把高远的理想和逼仄的现实结合起来,力图解放自己,也解放学生,又拓宽教育的路径,避免给自己的教育生活带来不应有的困扰。他所在的乡村学校,毕竟先要解决学生的升学和发展问题,不能脱离现实,因而他也不是很反感所谓“应试教育”。对“衡水模式”,他也多了一份“同情之理解”,只是在这种外在评价依然以应试成绩为导向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应该给这种教育教学“再加点什么”,他比一般教师思考得多,也做得多而已。
许多人心目中的语文往往离不开字词句篇语法修辞,把阅读也局限在课本阅读的范围里,甚至在一些地方或一些家庭,把学生读课外书、看电影、打游戏,认为是剑走偏锋甚至是大逆不道,认为和语文教育不搭调,而在殷国雄老师的语文实践中,恰恰让我们看到了常规的课本教学、应试教育之外的多种可能性。其实,生活在汉语圈子里,处处留心皆语文。如何发掘众多资源的价值,在于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对教育的认知。在我看来,一个语文教师,仅仅教会学生说话、写作文、应对考试,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成为有独立判断力的现代公民。在殷国雄老师那里,我正好看到了一个教育者超越自己、突破传统语文教师的诸多努力,这是未来的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殷国雄老师今年40岁了,这是一个人的思想走向成熟、正可以做点事情的年纪。想想我自己,40岁才重新出发,而他已经出版了语文专著。在为自己感到惭愧的同时,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因为“大语文”行列又多了一位同道者,这是语文的幸事,也是教育的幸事。
通过这本书,作者也传递了一种信念:尝试让改变发生,行动就是意义和价值。教育有许多理论,但理论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新的挑战,因而对教育而言,不是理论总能够指导实践。实践的逻辑有时候恰恰是大于理论的,因为教育不是说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很认同一句话:“你就是你的教育学。”教育学是在实践中发掘整理出来的“泛理论”,但教育是面对一个一个具体而独特的生命,因而教育学的实践往往带有个性特点。任何个体的经验首先属于自己,别人的学习借鉴也必须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不可生搬硬套。
面对冗繁厚重的教育理论的高头讲章,这本书也许是清浅的,但它是小溪流,来自源头活水,是腾跃着前进的,它记载着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的“无力与挣扎,悲伤与喜悦”,作为同行,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的某些影子。在令人悲观的教育当下,看到这样一本书、这样一个人,还是看到了一抹亮色,不由得为之振奋:真正的语文人还是在场的。
百尺竿头,祝愿殷国雄老师更进一步,在“大语文”的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