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快问快答

老人摔倒扶不扶?

老人摔倒扶不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老人摔倒扶不扶?

跌倒老人扶不扶?这是个争论经年的话题。今年5月发生在四川达州的“三名儿童扶老人后被索赔”事件,终在5个多月后经警方调查确认,老人系自行

摔倒。老人也因涉嫌敲诈被处以行拘。而还在近期,广东汕头高中生也因扶老人反被索赔,终在报警找到目击证人后,还己清白,老人上门道歉。

在大陆的社会道德问题屡被讨论之时,不少道德缺失事件中的主角老年人群体也进入公众视野。在西安,一位老人索座不成,坐在少女腿上;还有在楼道里乱堆东西、在公共花园开菜圃等不文明现象,似乎给人一种印象:一些老人道德水准偏低。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展示出的特征为:法制观念淡漠,对个人权利的边界没有清醒的认识,进而导致公共意识的缺乏。正如已故社会学者费孝通所指出,

在个人权利伸张的社会,是有如一捆捆筷子组成的,整齐有序而人人平等,有着个人权利还有对等的公共义务。而当个人对自身权益缺乏约束,就只剩下人性中的自

私,不顾他者。再在各种运动驱使之下,法制观念的缺失,社会的无序,又使得人们的恶性缺乏约束,敲诈、好占便宜、以怨报德,等等。

个人道德与体制机制不是相互隔绝的,人类发展史证明,从生态系统到社会系统,每一个要素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互生共生的关系。以一些老年人为例,缺乏法纪约束导致了非理性,乃至社会失范。而司法执行机构的判断失误,又误导了社会心理和行为。

今日大陆一些人的法律意识欠缺,加上某些地方法律机构的判处失当,给社会道德投下阴影。“跌倒老人扶不扶”这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更是社会治理的综合问题。好心帮助别人反而被诬陷,这是一种让人感到十分无奈的事情。“彭宇案”发生后,社会上对“扶不扶”的讨论一波接一波,讨论方向往往指向了法律。善行义举需要声援、保护,法律若在这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无疑不利于打消善行义举者的顾虑,“扶不扶”在部分人心中可能长期没答案。然而,“扶不扶”之中细节较多,很多方面法律界定又不容易明确,法律稍不严谨又容易产生另一种“副作用”,这是完善相关法律的困难之处。

笔者认为,即便法律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但“扶不扶”首先是道德问题,其次才是法律问题。

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主张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平时,遇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而出手相助,是一种道德本能。倒在大街上的人,早一秒钟有人扶起,就有望早一秒钟脱离危险。面对这种情况,周边人若都持自保心态视若无睹,这种“淡定”是可怕的。

“扶不扶”中涉及到法律问题,也像其他善行义举那样,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付出,带有一定风险。仅举一例:公交车上有病人,司机开车直奔医院是否有风险?答案是肯定的。此举不仅违背了公交公司管理规定,也有可能在疾奔医院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退一步说,此举也侵犯了车上乘客权益。然而,面对亟需要送医院的病人,开车直奔医院的司机反而受到大家赞赏,这是因为在宝贵的生命面前,道德意义早已突破了管理层面的条条框框。当然,其中道德力量不仅源于见义勇为者,也源于其他人。

对于“扶不扶”,部分人之所以给出否定答案,源于害怕被赖。其实,在众多老人倒地案例中,碰瓷性质的比例并不大,只是每有此类案例,媒体报道后社会将之放大,从而导致某种恐慌。我们需要相信的是,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坏人也就那么几个。

在目前法律框架下,面对需要扶起的老人,为以防万一,我们也可以做一些自保措施。如,走向倒地老人过程中可以掏出手机拍照、录像,作为证据;在救助过程中,也可以找路人、附近商户为自己作证,这也是一种自证清白的证据。

“扶不扶”,当然需要给出更多、更合理的法律解释。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道德因素不应被弱化、隐匿,反而要强化、凸显。越是在困难、艰苦环境中,越考验人的道德涵养。现有法律条件下,面对倒地老人,“扶不扶”应有更多道德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