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是鸟类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鹦鹉螺是现存最古老的头足类,是一类古老的软体动物,已经历了3.5亿年的沧桑世变,现仅剩下四种,所以有“活化石”之称。鹦鹉螺生活在亚热带、热带几百米深的海底,可以自由调节身体中气室里的气体分布,来控制身体的沉浮,再依靠漏斗喷水在碧波中畅游,很像一艘活的潜水艇。在它的口周围和头的两侧,长有触手,其中有两只合在一•起变得很肥厚,肉体缩进壳后,就用它盖住壳口以保护自己。捕食时触手全部展开,休息时触手都缩回壳里,只留一两个进行警戒。它还有一个会喷水的漏斗,是由两片肌肉合成的。它有个美丽又坚硬的外壳,壳外有灰、红相间的波浪状条纹,壳内是闪光的银白色珍珠层。鹦鹉螺柔软的身体藏在壳里,呈左右对称状。从壳中心到壳口,有一道道隔膜将壳分成30多个像房间一样的气室。肉体只居住在靠壳口的最外面一间,其余各室都空着。气室之间有管道相通,用以调节室内气体分布,控制身体沉浮。
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共有2属、6种,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外套位于外壳内。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鳃2对;具63-94只腕,但无吸盘;眼简单,无晶状体;无墨囊。壳薄而轻,呈螺旋形盘卷,壳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分布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在现代仿生科学上也占有一席之地,1954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下水。
鹦鹉螺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壳光滑,卷曲,贝壳最大可为26.8厘米,但成年鹦鹉螺一般都不超过20厘米。大脐鹦鹉螺是鹦鹉螺家族中体形最小的属种,一般只有16厘米。 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内约分36室,最末一室为躯体所居,即被称为“住室”的最大壳室中。其他各层由于充满气体均称为“气室”。外套位于外壳内。各腔室之间有隔膜隔开,室管穿过隔膜将各腔室连在一起,气体和水流通过室管向壳外,生物体由此控制浮力。鳃2对;具63~94只腕,但无吸盘,雌性较雄性多。眼简单,无晶状体;无墨囊,漏斗两叶状,具运动功能。
鹦鹉螺有近于脊椎动物水平的发达的脑,循环、神经系统也很发达,眼构造简单;无墨囊;心脏、卵巢、胃等器官生长在靠近螺壁的地方,保护的很好。雌雄异体,有着很大的卵。
鹦鹉螺的头部、足部都很发达,足环生于头部的前方,所以是头足类的一种。头部的构造也同乌贼十分相近,口的周围和头的前缘两侧生有许多触手,但触手上面没有乌贼所具有的吸盘。雄性有60个触手,腹面的4只愈合成块状的“肉穗”,雌性有90个触手,其中60个生于足部的内叶下方,簇集呈须状,30只生于口的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