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

【异名】白术汤(《圣济总录》卷八十)。

【分类】 补益剂-补气

【组成】 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方论】方中人参甘温,益气补中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合人参以益气健脾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甘草甘缓和中为使。

四味皆为平和之品,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故名四君子汤。

【禁忌】 斟酌。

【方解】 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

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

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本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

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化裁】 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附方】 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

【附注】 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

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文献】 方论 江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再加陈皮以理气散逆,半夏以燥湿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荣卫气虚,脏腑怯弱。

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大宜服之。”

【实验研究)】

1、调整胃肠功能 《新中医》1978(5):5

3,《新医学》1979(7):305,四君子汤主要通过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拮抗乙酰胆硷和组织胺等作用,促使处于紊乱状态的胃肠分泌、消化、运动及营养功能恢复正常,并可减少胃液分泌,降低其pH值,因而亦有利子胃肠溃疡的愈合。

2.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6):6

3,四君子汤中党参、白术、茯苓二药配伍或三药配伍(除配炙甘草者外),都能提高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单味党参作用最显著。炙甘草为一拮抗剂,其拮抗作用与本晶在配伍中的用量有关(含1/3时,拮抗作用明显,含1/5或1/7时,作用不明显)。

《新医药学杂志》1979(6):60,《江苏中医杂志》1980(2):3

2,四君子汤在体外能够较明显地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及活性花斑形成。本方去甘草后煎汤内服,可使人体血清IgG含量较显著地上升,使自然玫瑰花瓣形成率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上升。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6):36

6,对营养不良所致小鼠胸腺萎缩和功能降低者,可促使其恢复。

以上结果证明,四君子汤能够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能,为本方扶正御邪的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3.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加速红细胞的生成 《中医研究通讯》1963(8):

3,四君子汤能使失血动物血象中的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并可促进网织红细胞转化为红细胞。

4.其它 《教学动态》1979(1):2

3,四君子汤能使服药小鼠肝细胞内的肝糖元含量显著增加,因而有利于肝组织的修复。《中医研究通讯》1963(8):

3,四君子汤通过调整人体的内在因素(包括神经、心脏和内分泌腺)而促使血压上升,改善休克。

四君子汤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组成】白术 人参 黄耆 茯苓各等分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15~21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食远温服。

【功用】益气补肺。

【主治】肺损,皮聚毛落。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茯苓(去皮)、黄耆(蜜炒)、川芎、陈皮、半夏(姜制)、天麻、桔梗(去芦)、白芷、当归各等分,甘草减半。

【来源】《回春》卷四。

【主治】气虚湿痰头眩。

【方法】上锉1剂。

【用法】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