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在小学教师教师招聘考试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个重点,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作者在童年的时候写了一首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给了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这种两种评价感悟的爱。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记叙父母对孩子的不同评价,表现了父母之爱的深沉和宽广。这篇文章虽然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学生仍很难地理解父母之爱。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父亲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
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体会课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3.理解父母和母亲对巴迪所作的诗的不同评价,体会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难点:通过文章理解父母以不同的方式关爱自己,并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你做好一件事、做成功一件事情时,你希望得到父母怎样的评价?(夸奖、赞扬……)如果父母对你的评价截然不同,你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伤心、难过、不理解……)。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每个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在小时候遇到这种情况,他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观察题目,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
明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对反义词。
有双引号。这是直接引用课文中的评价。“精彩极了”是母亲说的,“糟糕透了”是父亲说的。
2.通过课前预习,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明确:巴迪童年时写了一首诗,父母对他的诗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评价。母亲:“精彩极了”,父亲:“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是截然不同的,在母亲的评价中获得了鼓励,在父亲的评价中获得了指导,最终巴迪成为了作家,也懂得了父母两种不同方式的爱。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读出感情。思考问题:母亲是如何评价“我”的诗的?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语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动作:“她搂住了我”“她再次拥抱了我”
神态:“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2.再次朗读母亲评价的语言、动作部分,读出感情。问题: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感受到了母亲的开心,因为自己的孩子在七八岁就会写诗了,她特别自豪,从中也感受到了,母亲对我的鼓励。
3.听了妈妈的赞美,我是什么表现?
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而且期待着父亲的回来。
4.指名读,找找父亲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语言,“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动作:“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神态:“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了。”
5.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父亲对儿子非常严格,态度是严厉的。也能体现父爱的深沉,母亲对“我”高度赞扬,父亲为了让我不要骄傲,所以对我严格的评价。
6.小组讨论:“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母亲鼓励的爱和父亲批评的爱在我成长过程中一直监督着我,这是作者对父母的爱的理解和接纳。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所感受到的母爱和父爱是什么样的?
(五)小结作业
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作业:回忆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运用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手法,写一写。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课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作者回忆小时候的事情,围绕父母不同方式的爱展开,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揣摩文章内容,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文章简明易懂,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很容易理解,我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教学效果总体不错。
中公教育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视频示范”查看各学科视频示范!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