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谢家家规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第一条“重本源”
要求族人慎终追远,不忘祖先。
第二条“敦孝弟”
“人生百行莫大于孝,孝道亏则大本失”,指出百行孝为先、万善德为本,不孝是人生最大的亏本。
第三条“端人品”
人品者,立身之攸关也。务正业以禁游荡,近君子以远小人,谨口过以戒讼非,除骄傲以耻谣媚。怀德怀刑乐善不倦,乡党推为端人,父母亦乐有贤子也。
第四条“勤读书”
天下事利害常相伴,惟读书则有利而无害,不问贵贱、老幼、贫富,读一卷便有一卷之益,读一日便受一日之益,读书固能变化气质而循良善,即姿性愚鲁便不为士,亦觉高人一等。其拾青紫,取荣名,又进一层焉。格言:“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第五条“交善友”
友本取信,莫为滥交。既订金兰之好,当尽友谊之情。在善相劝,有过相规,患难可共。
第六条“尊师长”
天产栋梁,必需斧凿。师之教子岂异斧凿哉!诗书谁传我,学问谁教我,是非谁正我,功名谁成我,舍师其谁与归?
第七条“励廉耻”
族中无论富人穷人都要注重人品,凡贪荣慕利、妄求非分者,都是不知廉耻、玷辱祖宗之人。
其一:从出生,父母就教导孩子。启蒙一定要顺其自然。到一定年龄后,就要教导孩子,学会感恩。百善孝为先,想变得善良,必然要尽孝。有时,父母会给孩子讲24孝的故事。父母会借此告诉孩子什么是感恩,感恩有什么用,为什么要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要感恩父母,还要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那些帮助过你的人。
其二:学会做人。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会随时随地教导孩子如何做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要从细节抓起,看透事物本质去告诉孩子如何辨别是非。父母会从诚信、宽容、善良等等一些美德入手来教导,并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如何解决一些常有的麻烦。
其三:教导孩子如何调整心态,开导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人一生当中最下流的事,莫过于把一张生气的脸摆给别人看。当情绪失落时,生气时,要学会有理智的控制。适当的发泄是可行的,但过分地自残就不应该。如果考试或者一些挑战失败了,或是自己干的事,搞砸了,不要说:“我以为怎么怎么样。”这相当于在推卸责任,在给自己铺台阶下。
总之,我家中始终流传着一句话:“正直,诚信,感恩,视为 做人之本;宽容,善良,真诚,方能体现人格魅力。”
但实际上,不光是历史上的名门望族才有家规家训,即便是一些普通人家、草根阶层,也同样以代代相传的方式遵守、继承、弘扬着他们的家规家训。尽管这些家庭没有出现名人大家,但是同样在家规家训的熏陶与护佑之下,代代人丁兴旺、传承有序,保持了一个家族的繁衍生息与发展壮大。所以说,不管家规家训是写在书里,印在纸上,还是仅仅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它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把一个好的家规家训留给子孙后代,要比留给他们无数金银财宝还重要,因为金银财宝总有花光用光的一天,但是家规家训却可以让后人享之不尽、受益无穷。
尤为重要的是,既然能够被称之为家规家训,自然都是符合传统的道德规范与积极的价值观念的,不管是为人为官也好,持家处世也罢,它教授给后人的,总是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东西,所以对家规家训的遵守,才能保证一个人不越轨、不逾矩,才能保证一个家庭和家族的平安与兴旺。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一个好的家规,背后必然有一个好的家庭,而众多好的家庭,组成了一个好的社会,而一个好的社会背后,必然是一个好的时代。
有人可能会说,家规、家训、家风,这都属于封建时代的东西了,现代家庭真的还需要吗?对于日益多样化、单一化的家庭来说,家规、家训和家风实际上比以前更加重要,也更加需要。原因在于,以前的家庭往往都是三世同堂甚至是四世同堂,或者是一个大家族几十口人居住生活在一起,那么这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耳提面命的方式来传播和继承,但是对于现代家庭来说,都是一家三口或一家四口的“小家庭”,父母长辈的耳提面命已不可能,所以更应该有意识地去了解、领会与继承家规家训,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泽被后人,造福子孙。
《谢氏家训》要言为: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和邻里,安本业,明学术,尚勤俭,明趋向,慎婚嫁,勤祭扫,慎交友,重忍耐,戒溺爱。
《谢氏家训》全文以文言文写就,历经代代传承,辗转传世,其文已有些许错误,已不大适应今人白话文的阅读习惯,故根据文言体修正并改编为诗谣体以供后生、同胞修养之用。诗谣体《谢氏家训》全文如下:
家训是什么?家训是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中国的家训一般是博采古今先贤的至理名言而定论的。家训是后世子孙生活的准则和行为指南。虽然时代进步了,科技也在日新月异,但家训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历经百代仍犹新的传家之宝,前辈都希望下一代的人对家训多加研读,身体力行,为的是不负前人的一片爱护之心。
奉先祖:物本乎天,人本孚祖。如木有根,无根则朽,如水有源,无源不久。尊祖之道。旧章恪守。竖表立碑,修茔覆土。祠堂享祀,趋跄奔走。言念先人,光前裕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