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为什么在马云成功前就有那么多影像留下来?

为什么在马云成功前就有那么多影像留下来?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为什么在马云成功前就有那么多影像留下来?

谢邀。

其实从创业之初,我们就拍下很多视频,基本每次重要会议,我们都会保存视频。

这样的话,以后回看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犯下的每一个错误,做出的每一个决定。

阿里每十年公布一次内部录像,讲述当时发生了什么,公司当时为什么要做这个决定。如果年轻人和创业者们能从中得到启发就更好了。

此外呢,我有一个同事,他是摄影摄像的狂热爱好者,去哪儿都带着设备,所以,也留下了很多视频资料啦。

点赞美一生,感谢富三代,关注发大财 (u‿u✿)

我很早就指出了马云的成功路径类型——社会活动家类型。其实只要你走的是这个路径,那么不可避免地会留下大量的痕迹,唯一不同的是范围和痕迹的形式。

什么是范围?什么是痕迹的形式?

范围就是活动的区域,有 实体 和 虚拟 两种。

先说实体

实体活动区域很简单 ,比如说电影《老炮儿》里面主人公六爷,他在那个胡同片区,出于长时间的高频活动模式——包括点对点的映射模式和一对多的散射模式。注意,这二者是双向的。

比如六爷找一发小在胡同口抽烟一宿,这就是 点对点映射 ;找了一群人在一起喝酒,这就叫 一对多的散射。

总之,你到了那个地方,打听一下六爷,不论是胡同口的杂货店老板,蹬着滑板路过的混子少年,还是垃圾桶旁边的拾荒者,摆煎饼果子摊的摊主,震颤酒吧老板娘,都会是同一种反应:六爷啊?知道!你往那个胡同口走进去,往左一拐,第二间就是。

但试想一下,如果一个隐居的作家,也在那个胡同片区住,住了10年,但是处于低频活动模式,唯一的点对点模式是和长期住在海淀和天津的房东和快递和外卖小哥——他平时闭门不出,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出来遛弯,吃喝用度则全部来自线上消费,连胡同里的小餐馆和杂货店都不曾光顾。那么虽然他的实体活动范围和六爷一样,但是他的痕迹却留下的很少。

虚拟呢?

还是举这两人的例子,该网络作家虽然在现实中不和人交流,但是在网上却十分活跃,资深老派网民,网龄20年,在榕树下曾经和郭敬明觥筹交错,在猫扑一手捧红ayawawa,李毅吧十八级大神,起点中文网金牌作家,传说中的芝士回答天龙人。

在不同的时代和社区,他用了独立的ID,只有资深粉丝才能识别出其中的关联。

于是你在以上任何一个网络社区打听:“你听说过XX吗?”

有相当概率的回复是:当然知道,我就是他粉丝/久闻大名,不见其人/我昨天刚追上他的新书。

由于该网络作家在网络上是以输出为主,比如发帖,发文章,但并不和其它人互动,因此他的活动模式为 一对多散射的单向模式 。

而六爷呢?至今钟爱听广播《岳飞传》,看电视《新闻联播》,看《北京晚报》,几乎不上网,网络痕迹为0....

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一对多的 双向 模式,比如你混不同的圈子,和不同圈子的人做深入的交流等等,时间长了,不同圈子里的人也会对你有印象。这种虚拟的的一对多双向也就和六爷在现实中的酒局差不多。

什么是痕迹的形式?

这个就很多了,其实题目中的影像资料是其中的一种。类似还有上面提到的知名度,你去某个区域打听,大家听没听说过这个人;高级的比如成果,比如在某一个范围内,你留下了什么遗产——最低级的,比如XX名人的后代,XX墓地;高级一点的,逸夫图书馆,川普大厦;更高级一点的,阿里巴巴,XX国...

以上引子是理论,接下来,我们讨论: 为什么在马云成功前就有那么多影像留下来?

因为作为顶级社会活动家,马云在早期阶段,他的活动模式之丰富,活动范围之广,留下的痕迹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那个年代的99.9%的普通人,哪怕只有很低的转化率,这里面也会有很高的影像资料遗存。

读到这里,我建议你先不要看下面的分析,自己先用上面的理论套用解释一下这个命题,和理工科先自己解答然后在看答案一样,有利于锻炼思维,当然,以下给出的也是参考答案:

我们先从头说起,马云早期的活动范围是在西湖,他当时在那里当导游,我们最先开始的理论里提到,实体的活动范围决定了痕迹的分布密度。我们之前胡同的例子里实际上是一个静态的模型,因为胡同里的街坊邻居,大部分是30年不变样,而马云所在的杭州西湖每个小时就有一个胡同社区的人流量,即便考虑到作为一个散点,马云在单位时间里接触到的其它散点和发挥有效连接的不会那么大,但尽管如此,毕竟持续了十几年,这让马云还是留下了可观的痕迹数量。

因此马云最早的影像资料也是来自于此,而影像资料不过是痕迹的一种途径罢了,其它的痕迹也会同步——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年的老杭州,目击到马云在西湖拉客的人,远远多于照片的数量——并且,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还有很多照片遗留在民间,未必被曝光出来,你现在看到的那个阶段的马云照片只是一部分而已。

有段时间,我对大陆70年代~80年代的老电影感兴趣,印象比较深的有一部叫《少年犯》,这部片子就是上海少管所和当时的宣传部门合作拍的,里面的人物塑造和剧情很有时代特色,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里面就有一个有趣的情节,就是外国考察团来少管所访问,然后一个学霸少年犯用英文对答如流,大概是和外国友人说:我在这里服刑,生活得很好,管教待我如父母之类的。为什么要拍这个情节,因为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对外宣传自然要因势利导:

实际上,你如果谙熟国情,还有演绎推理的能力,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比如当年的杭州电视台如果要拍一个纪录片,用来做对外宣传呢?自然不会只拍西湖风光,历史人文,以外国人的视角,他们同样对当下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感兴趣。

那么热情好客又懂外语的马云会不会被选中出镜? 完全有可能,他那是还小,还会外语,而且他是自发的,不是官方组织的,这么一算整个杭州也没几个这样的人。

所以你就应该了解到:大背景之下,往往都会衍生出一些小的分支。可历史进程往往就是如此,比如普通的聪明人会预测到马云会在西湖留下照片,更高明的人可能会猜想到当年杭州作为旅游城市,一天到晚在西湖露脸的马云会不会在官方视角的纪录片,新闻片,旅游介绍片里留下痕迹,但是万万没想到,马云因为西湖的经历,居然在地球那边的澳洲留下了痕迹。

70年代尼克松芳华之后,当时的杭州西湖作为对外的窗口之一,引来了大量的外国人,一个系统在开放之初,往往精英的密度会很大,等到开闸泄洪之后,就鱼龙混杂了。比如早期的芝士回答和现在的芝士回答,80年代留学美国的和现在留学美国的那能一样吗?七八十年代来华的,可没有什么非洲黑哥哥,西方底层盲流伪装的骗P外教,那可都是对中国充满好奇或者热爱中国文化的高素质国际友人啊。

当然,这就是命,相对来说,马云作为先进典型的概率出现在官方叙事的概率要比一段跨国的机缘大得多,但后来却是后者发生了。马云受到澳洲友人的资助,于80年代中期来到澳大利亚,留下了最早的视频资料,是在到澳大利亚一个学校表演猴拳。

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一个能负担得起且有动机把马云从中国弄过来的人,这段澳洲之旅有很大概率会留下影像资料的,因为马云那时候是一个遥远东方访问者的身份,这就是活动区域变化身份带来的痕迹性质变化,简而言之,你的身份越特殊,你的痕迹会越深,马云在西湖打猴拳,路人一笑而过;在澳大利亚打猴拳,可就稀奇了。

关于西湖运作的阶段到此结束。

总结说来,这个阶段的马云采用的是 高密度散点的实体活动区域+主要是点对点映射的活动模式 留下了大量痕迹,这一部分痕迹转换成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是: 社交行为模式(后期不断进化),跨文化的社会活动格局(对于和西方的交流,马云从来不陌生)。 而区区几张照片,无论是和外国友人的西湖合照还是在澳大利亚的影像资料,恰恰是最不重要的。可是这最不重要的,仅仅是 痕迹形式的直观 ,所谓有图有真相,反而是最引人注意,最让人惊奇的——大部分人根本不会了解到马云这几年的内在积累才是全中国万里无一的,当然这个积累你说它重要也重要,若是没有后续的动作,这个积累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有趣的人生经历罢了。

之后的马云从澳洲之旅结束到创业初期(从1985~1999)差不多十四年时间。

这个阶段我个人研究过无数次,诸多细节不在此一一展开。今天主要还是用我前面的理论进行阐述,如果说前面的马云只是在实体活动区域展开运作的话,在这十几年,他开始进化成了虚拟活动范围的混圈子。

以前,西湖就是马云的根据地,可是之后的马云,根据地压根不是杭师大,而是一个个虚拟的打破坐标界限的圈子。马云就像是关系网上的节点,以高校为中心,网络各种三教九流人物。后来很多人抨击马云结交李一王林这种神棍,实际上马云的不拘一格交朋友,就是那时候开始的。

这里面分为几个阶段,一个是学联,这里面有一些人物,在1995年左右帮了马云大忙,高校系统永远是供血的输送地,马云早期招人,就是通过这个系统弄进来的。

这里插一句:高校供血是一个常见模式,里面细分的种类有很多。旷视科技和百度算一类,但是阿里巴巴却是另外一类。你说:不对啊,这不都是科技互联网公司么?阿里巴巴的技术背景比它们俩还强啊。原因在于,阿里巴巴在创办早期,并不是一个技术导向型的公司,因此它作为校办企业,仅仅比劳动密集型的那种技校稍微高明一点,比不上前面两个那么高端。

第二个是夜校时期,这里面网罗的知识分子,马云的角色有点像现在的英语大V,但是那年头的英语大V含金量会更高,为什么呢?因为先如今的大部分知识分子英语都很好了,不需要你来教。那时候由于学习资料匮乏,有实战经验的马云还是占优势的,这一点,我在前面分析李阳疯狂英语衰落的答案里有详细分析。

也就是说,那年头教人学英语,你能得到很多行业精英,后期可以往创业方向运作;如今很多行业精英,大多中产出身,有留学背景,一般都英语都非常好,你当英语大V,受众只能是一些迷茫青年,所以你只能往职场鸡汤,人生导师方向转,所以啊,时代不同,参数变了,身份相同,路径不同。

第三个是海博翻译社时期,这主要是对接商家。想想看谁需要翻译?这个受众就是埋下了阿里巴巴最早B2B的基因。

第四阶段是北上和外经贸部雇佣兵时期,这段主要是结实上层人脉。

其中马云在2/3/4阶段都留下了 视频 资料。

主要是前面说的第2阶段,行业精英怎么会缺少我们媒体圈的朋友?当年小屁孩时在西湖拉客,没有话语权,也不一定注意得到,出镜也要看运气;现在都是一起的朋友,英语角这种时髦的事情,记者或者电视台的朋友们怎能放弃这个拍摄素材的绝佳机会?

而且还不止一个。

杭州本地电视台有一批,这种本地电视台,那会儿还挺火,喜欢报道一些社会民生新闻,哪里出车祸啦,哪里化粪池满溢啊,哪里失火了啊,一个热线电话,记者带着摄像机比兔子跑得还快,第一时间到现场。

派出所当然也有眼线,什么一窝端一个传销窝点,打掉一个盗窃团伙,甚至到年底抓嫖可以安排一下,电视台搞一个摄像机跟拍,然后第二天傍晚黄金时间播出。反正也是相互利用,一个为表功,一个要素材。

这种模式,很多三线城市的电视台要到2000年代才开始普及,杭州上海这种开放的南方城市,一般要早十几年。到现在甚至还领先,这都网络时代了,那个浙江6台的《1818黄金眼》还是三天两头轰动一番。

马云搞英语角夜校,自然也是重点关照对象,今天组织个口语比赛,明天来了一个外国友人(比如下文央视编导提到的Grandma),后天搞个什么相亲,总之素材多多,马云自然少不了露脸。

前两年有个杭州的营销号,在电视台有关系,从档案库里扒出来好多录像带,发布了不少马云在杭州早期的影像资料,就是那个时候。

当然,还有更高明的,央视的人脉居然也在这里遇见了——时任《东方时空》的编导樊馨蔓。

这就有了后来马云的那段著名的早期推销画面,由于大部分人对马云的经历并不了解的很细致,就误以为“为什么马云刚一创业就有央视跟拍”,蟑螂理论说,当你看到一个蟑螂的时候,说明这间房子已经是蟑螂窝了;同样的,当你看到马云的第一段视频资料时,你就应该意识到,可能前面已经拍过很多了。

后面的第4阶段在北京,因为是给政府做雇佣兵,就是包工头干活,因此没有参加太多的社会活动,但是留下了两张重量级的照片,一张是杨致远长城合影;另一张是大领导视察的照片。

其中后一张后来回杭州,被马云用来做早期的护身符,挂在湖畔花园的墙上,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再往后才是阿里巴巴一大的传销演讲。

其实这个时候,也就是1999年初,马云已经是全国级的互联网大佬,团队规模远远不止十八罗汉,那十八个人只是核心,总体团队规模肯定在数百人级别。

他是学联出身,非常注重组织架构,对于文宣这一块会非常看重,马云的公司里面已经有具体分管文宣的手下,拍摄公司日常,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本来就是职责之一。

同时,上一条线的关系也一直没断,那些夜校时期的朋友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混到电视台的中层了,当年那个奇怪的英语老师现在又在搞什么奇怪的互联网,跑到北京混了三年又回来了,肯定会持续保持关注。

而这个时期,马云开始了漫长的一对多模式,比如网商大会,西湖论剑,那几年频繁地去全国各地做宣讲会,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留下的痕迹面广,但如果你保持热度,痕迹很大容易消失。不过这段时间已经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范围内,因为马云这个时候已经成功上道了。

综上所述, 马云在成功前留下影像资料这件事看似反常识,其实却揭示出了很深的内涵,马云的成功路径沿袭着社会活动家模式,而社会活动家由于活动模式的特点,是最容易留下痕迹的 ———影像资料作为痕迹的一种形式,由于最近几年才普及,因此让很多人感觉惊奇。

就因为他就是拾金不昧,扶老奶奶过马路,智斗公交小偷的典范

他是活在我小学语文课周记里面的那种人

这一切,都能从当年骑着自行车找警察的小个子身上,看出一点点线索 。

1995年夏天,杭州连续发生了好几起因为窨井盖被盗而引发的人身伤亡事件,西湖明珠台决定做一期 街头测试 。

原西湖明珠电视台主持人刘忠虎讲述了视频幕后的故事:“我们在文二路靠近教工路路口找到了一个窨井盖,让人假装在偷,又在50米开外的一幢单元楼里架上摄像机,拍路人的反应。”

1995年,马云刚刚辞职下海,就是屌丝一枚。那天,顶着一头被网友们评论为“很屌丝”的发型,骑着自行车闯进了摄像机镜头,那是他第一次上电视,十足一个路人甲, 是那晚测试中唯一过关的路人甲。

马云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也说,当时他想找人帮忙抓贼,“这个时候突然来个人问我:‘你说什么?’我说他们在偷窨井盖,必须给它拿回来。我后来才发现边上有摄像机,他们(电视台)在做测试。 那天晚上据说我是杭州唯一一个通过这个测试的人。”

马云自己说,他在出言制止之前,已经在那儿来回了数趟。“看到几个人在偷窨井盖,我也没有什么武功, 人家个子那么大,我打不过,就骑着自行车到处找人,看有没有警察 。大概五分钟以后,没找到警察,因为我脑子想到前几天有个孩子掉进窨井盖里淹死的新闻,我觉得影响还是不小的。我回过去,骑着自行车,人还跨在自行车上,大声说你们把它抬回去,他们几个人看了我一眼,我估计他们要是冲过来,我肯定得跑。但是我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还是说:‘你们给它抬回去。’”

其实人家老早就比大多数人“成功”了好不?

虽然是三次高考落榜,但人家毕竟是大学生,在那个年代,中国的大学生很牛逼的,而且后来还当选了学生会主席和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

毕业之后,人家成为了杭州市的优秀青年教师,在西湖边发起了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就因为马云那时候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所以很多人请他去做翻译,他忙不过来,于是创办了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

也是因为马云英语好,马云受托,在1995年初,作为翻译来到洛杉矶沟通、落实一起高速公路投资。当时,马云还从洛杉矶飞到西雅图找比尔盖茨,比尔盖茨带他参观了公司。

1995年4月,马云就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5月,中国黄页正式上线,此时,离中国能上Internet还有3个月;7月,中国黄页为浙江省外宣办做了一个网站,在网上宣传浙江的经济文化,名曰“金鸽工程”。

1996年3月,由于杭州电信也做了一个中国黄页,分食市场,马云决定和杭州电信合并。

1997年,在得到外经贸部进京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邀请后,马云决定放弃中国黄页。他将自己所持的21%中国黄页以每股2、3毛钱的价格贱卖给了公司,拿回10多万元。之后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网站。

1999年3月,马云正式辞去公职,后来被称为18罗汉的马云团队回到杭州,凑够50万元人民币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

1999年4月15日,阿里巴巴网站正式上线。InvestorAsiaLimited副总裁蔡崇信听说阿里巴巴后,飞赴杭州洽谈投资,在和马云谈了4天后,决定辞职加入阿里巴巴。

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两次共从软银等国际投资机构融资2500万美元。

以上事迹,你们觉得马云不成功?他老早就比大多数人成功了好不?先是读了大学,英语又特别好,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人家还是个优秀青年教师,最主要,他在中国可以上网的三个月前就创办了互联网商务公司,还跟政府有合作。最后,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InvestorAsiaLimited的副总裁及高级投资经理蔡崇信也很快加了进来,还帮他拿到了高盛和软银的巨额投资。

所以,你们说马云很早的时候就不成功?他比大多数人成功了好不?他90年代做的这些事情哪些不是当时最潮、最引领时代的事情?就拿今天来说,你能拿到高盛和软银的投资也是十分不容易的,都够你在媒体上吹嘘大半年了。

好物推荐:

好好领悟一下马老师的智慧吧。

泻药,人在飞机,刚下美国。

马云所留存的影片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看过。

其中那段喝退偷井盖蟊贼的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哪怕20年后的现在,能做到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人又有几何。

所以说他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品格是没多大问题,起码的社会责任,社会道德,正义感还是有的。

其次,作为一个九十年代的高校英语老师,能够拿到赴美国的签证,其中的含金量有多高就不用说了吧。起码在杭州这个城市,也算得上是个风云人物了

最后说最实际得一点,老师上课是要接受教研组考察的,有些还会选出来接受更高层领导的听课。在那个人才稀缺的年代,有本事,自然露脸的机会多,更何况他还有个不大不小的靠山。

一般人可能以为马云一开始就是向广大的屌丝一样,从地平线上的尘土都爬起来的。其实不然。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分层面的。在他们那个层面的起点,要远远高过我们这个普通层面的最高点。也就是说,底层的人奋斗一辈子,还未必能够达到人家一开始的起点。

至于影像的问题。其实很多也都是觉得好奇,毕竟在以前那个年代,视频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一般人家里照片也不见得有多少,视频影像的话,得过年过节或者办事和特殊的时候才会拍。即便是现在,农村里面也是在婚丧喜庆的时候才会专门请人来拍比较正规一点的事情。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马云并不是普通人,因为很早以前他就已经较为频繁的上电视了。虽然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成名,也没有大红大紫,但很显然他那个时候的起点已经远远高于一般人。

反正人家虽然是白手起家,但是那个白手也已经远远超过普通人的“黑手”。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某某老板在二十年前刚刚创业的时候,手里只有百万资金,穷得那叫一个凄惨……问题是。二十年前,很多地方房子不到三千块,很多人若是手里有百万资金,就安心养老了。还创业个什么?还折腾个什么?即便是现在,很多人买了房车,还清楚贷之后,手里还有一个百万的余钱,就觉得谢天谢地了。普通人里面还有多少人能够随随便便拿出来折腾?

所以说,层面不一样,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分量也不一样。

因为人们爱看。

除了电视报道,马云,或者说阿里巴巴,自己也记录了大量的影像资料。

比如2016年出的这部纪录片,《造梦者》,说的就是马云创业的故事。

里面那些当年拍摄的现场画面,很多都是成功前的。

这个问题分两方面说

一方面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影像,并且留下来?

其实马云本人不止一次回答过

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你看到了他的影像?

之所以说这方面更重要,是因为给自己做影像记录的企业,其实一点也不罕见。我司一个客户,某四线城市的龙头企业,就有自己的内部电视台。

可是只有马云的视频,如此广泛的流传,大家都看过。

为什么?你有你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而大众集体用眼睛、时间、流量,投票产生的答案就是:我们爱看。

我引用的这段视频《为什么马云早年有那么多影像记录》,来自@互粘网大叔,他在抖音发布了742条视频,内容99%以上都是马云,3110.4w获赞,345.6w粉丝(比芝士回答粉丝最多的大V还要多-v-)

而阿里巴巴官方抖音号,816.9w粉丝,它们发的内容比较多样,不过获得点赞最多的,依然是现在已经退休的马云。

对此,我个人的解读是:

1.剧情:

观念超前、历经挫折、修成正果,马云的成功,本身就是一篇“爽文”,足够有传奇色彩,所以好看;

2.话题:

万众创业、国家号召、时代浪潮,这些年,创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而阿里巴巴这样的领先巨头更是舆论的关注焦点所在;

3.关联:

淘宝、天猫、支付宝、花呗,这些app关联到无数人的日常生活,而人们天生愿意聊和自己有关系的事情;

4.个人魅力:

马云强悍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他独到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价值理念表达得直白、生动、有意思,那些堪比鲁迅的语录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不过我更想说的是他的人格魅力,比如下面这张图……

就疯狂指数,比维珍航空那位,穿黑丝cos空姐的老板理查德·布兰森,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上个世纪就说了,『在明天,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

——而首先,你要真的敢去做,对吧。

20200114更新

下面评论区分析问题有点意思,一方面大力称赞勤奋的重要,另一方面又说背景不重要或者没有勤奋和才能重要。这种顾此失彼的分析方法,真是大开眼界。

还有扯一个副省级城市的市学联主席很一般,很一般你怎么没当上?

我真诚地建议评论区里分析问题陷入同一律误区的芝士回答网友买套大众哲学,把你们的思想和逻辑分析方法变一变,像你们这样分析问题极端化、不能够充分地、全面并且对主要矛盾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只能是越走越错。

——————————————————————————————————

20191205更新

评论区很多杠精说90年代分房很容易云云,我真是服了这帮人。

杭州市是副省级城市又是省会,人多地少,分房很容易?你当是乡镇集资房?

还有把一个省协会会长看得这么不值钱,浙江是富省,富省的艺术家某个协会的会长会那么不值钱?一堆人说什么考级云云,考级那都是不值得一提的无非收到费用而已,说穿了那都是对下面的功夫,关键在对上面的功夫上。无知就算了,别搞笑好嘛?

还有有评论那个时候的房子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你还提什么?真不值得一提还以前大堆鸽子楼?重点省会城市的房子和农村的自建房能一样吗?

不是我嘲笑别人,很多芝士回答群众存一辈子钱都不一定够得上人家一套八十年代传下来的学区房的。

但我并不否认勤奋,相反很赞扬,马云除了不是学霸,在学习上积极性和社交上努力以及组织能力在同龄人中是第一流,但是这样的人在中国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的国家里每代人都不少,不能因为别人勤奋就刻意略去他的其他条件和资源,这是对人的不尊重。

————————————————————

那倒不是,其实马云在创业前就在杭州有几套房,杭州市学联主席。

在创业前就是浙江这个富裕省份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

品德上不敢说,没有真正接触。

从一些流传的事迹上可以归纳一下。

杭城土著(副省级城市土著),手里几套房。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杭州市内的房子放现在,妥妥的学区房。不信可以查查杭州市城市建设从八十年代至今。

杭州学联第一任主席 。

二十多岁出头,就去电子科技部直属院校当讲师,还担任杭州市一个副省级省会的学联主席,担任过学生会几任会长。说是 浙江年青一代的头面人物 应该不算一点过分的。

学联和共青团有联系

学联主席是什么概念,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在当时那个时间点,很有意思的。

光这几条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的起点都是非常之高。

所以人家

第一,马云从来不是屌丝,只是故意迎合屌丝。

第二,人家不存在什么为了成功而准备,他一直都很成功,在他还没有创建淘宝之前就很成功。

第三,影像留下来的原因很简单,阿里巴巴创业史的开始,影像录像就开始盛行了,没过几年,互联网就开始真正走入大众了,所以残留一些影像资料不是很正常的吗?

真要看大格局,还是的看看新中国工业史,推荐一本书。以前专门提到过的。北大路风教授的书,绝对不含鸡汤。

这是我对这本书的摘录。

你们太单纯了,马云成功前就有那么多影像留下来难道是巧合吗?

他为什么能把外经贸部当自己家,想走就走?

为什么马云可以当学生会主席?

为什么马云可以成为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马云的爸爸真的只是曲协主席那么简单?

马云真的是一个杭电的外语老师那么简单?

马云能够去澳大利亚,只是找外国玩伴那么简单?

马云能够拿到去美国的签证,就凭他一个英语老师的身份?

我说马云是第五个面壁人你敢信吗?

我说马云的爸爸其实是……你敢信吗?

我说你要有他那个条件也可以成为中国首富你敢信吗?

——瞧,这么一安慰大伙是不是舒服多了,得,继续加班吧。

承认别人能力强是痛苦的,承认别人精神上也比自己高大更痛苦,既然这么痛苦那就麻痹自己一下吧,咋活不是活。

如果题主指的是成功是他的阿里巴巴大红大紫,那抱歉,他生下来就比大部分国人(包括我)赢在起跑线了(感兴趣自搜《纽约时报》相关报道)。抛开能量多寡,我就举一个陈年往事做例子:

到西方国家走一趟很罕见吗?2019年未必,但当时确实非少少见。

哪怕以2018年的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 中国有过出境经历的总人数都不超过1个亿 ,并且大部分还属于在中国大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比如港澳台地区、新马泰、日韩。答主第一次出境已经是20岁之后了,而且还只是到中国香港,不是英美澳新加这样的西方国家。

而他的家庭条件在这点提供的条件是:

16岁(1980年)时,马作为杭州的中学生,就已经认识了前往杭州旅游的莫雷(Morley),而1985年,马就已经 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市旅游 ,并和在杭州认识的纽卡斯尔的白人朋友莫雷亲密交流( 消息来源是纽卡斯尔当地最知名的纽卡斯尔大学关于他捐款的奖学金介绍,属于当事人合作机构的官方声明 )。

首先,你的家庭得在当时比较发达的二线城市杭州落户,而不是某些三四五线城市,才能在杭州念中学,在杭州认识莫雷一家子。而且,要知道那是80年代,到西方走一趟开销是非常大的。即便是今天,大部分中国家庭的孩子跟家长说:我在美国/澳洲/英国有个好朋友,我要去一趟,啥结果大家心里有数,这钱基本是要不到的。除了开销背后呢?财力证明申请护照和签证,英语能和白人一对一对话的口语水平,能独立乘坐洲际航班或者找得到人带队去悉尼的能力,等等。当然最重要的说来说去还是钱:

我无法查到20世纪80年典型来往于中国大陆和澳大利亚的机票的详细航班大概是一个什么价格。但根据查询,如上图记录的那样, 美国国内航班的从1985年左右至2010年前后价格降低了三成 左右 ,假如中国到澳洲的洲际航班也和美国国内航班大致一个规律的话上海与悉尼之间往返航班价格(今年是700澳币或者说500美金左右)也符合这个规律,查表可知,1985年和2011年相比,机票价格大概是1.3:1,也就是650美金左右。而如果根据1美金兑换2.9~3人民币 这个1985年初的人民币对美金汇率 ,这650左右的美金大概就得折合2000左右人民币,要知道那个年头平均工资也只不过1200人民币左右。

无论如何,这可是一笔普通工薪阶层难以支付的巨款。

有没有可能是杭州学联一类的官方机构出资呢?遗憾的是,互联网上没有查到有这么一个支持的说法。一种可能性是,家庭给了资助;另一种可能,根据报道,当时莫雷一家给他寄了支票,前前后后两百澳币左右,用于补贴大学生活。而两百澳币左右是远远不够购买一张来回中澳两国的机票的,所以咱斗胆猜测,即便两百澳币左右全贴进了机票钱, 他这一趟去澳洲的佳话,也要消耗掉相当于当年工薪阶层 平均水平 一年份额的收入。

我不知道念英语专业,或者说文科、财经的是不是普遍经济条件好些(我念本科似乎看到是这样),像我们机械学科,需要跨省去河南参观洛阳一拖,起码1/2的同学飞机票和动车票都买不起,选择在普快列车上一晃几十小时,至于出境去周边越南、泰国这种的十个能有一个就不错了,更别提去过英美澳新加的。 根据他的自述,去澳洲这一趟对他后来的事业有极大的启发。 不妨设想,如果1980年的马不是在当时仅有的几个一二线中国旅游热门城市,如果整个80年代家里都凑不齐这几百澳币的经费,那这一段佳话就不可能上演。即使是今天,老外也是扎堆于北上广深和一众二线城市,而绝大多数人口所在的三四五线还是很难见到他当年看到的白人老外,更别提还要认识一个。

而对于21世纪很多传统工科学生来说,中小学在三四五线城市念书,上了大学在工科新校区(往往离市区很远)深造,上网姿势不行,英语不行(马可是就读了英语系的),想像他一样认识一个白人老外朋友那难度恐怕比他1980年时还要大,更不必说家里东拼西凑个几万人民币去西方交流(去港澳台很多同学都感觉奢侈)。 马老板当年的这一段佳话,大部分人从出身上和专业上就无法复刻了。

所以说,这样赢在起跑线的人,有多少童年影像记录我们都不会惊讶的。

怎么都关注在那个拦住偷井盖的贼的视频呢,那个是众多视频中的偶发事件啊。

1. 最重要的,是马云坚信自己终将成功,而有意识在公司建立早期就开始用视频记录,并跟踪公司的成长。 但这不是说马云的成功是必然,淘宝并不是马云还有阿里巴巴的第一次尝试。这种早期的技能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他是为了宣传阿里和淘宝,又因为恰好点满了需要的技能点,在早期主动接触各种外国电视台接受采访,即使被人看作傻子疯子也不在乎,这才能被录下,进而保留这些视频,最终在成功以后公开或被公开这些视频吧。

因为马云有个朋友兼同事,之前是个记者,很喜欢摄影摄像,进入阿里巴巴后,也经常做些摄影摄像的事儿,所以阿里巴巴很多的东西都被录下来了。

后来,阿里的每次重要会议都会拍下来,回头看的时候,才能知道哪些决定是正确的,哪些决定是错误的。

这个和日记一个性质,有些用文字记录,有些人用图片记录,而阿里选择用视频记录。

阿里每10年公布一次视频。

也许今年,我们就能看到关于第一届双11第二届双11时的一些重大决定了。

有些人说马云在成功前就在湖畔花园有房子,是有钱阶级的代表。

其实,这些钱是马云在澳大利亚的忘年交朋友莫利给他的,1990年左右,马云结婚,莫利给了他20万好像,后来,马云以莫利的名义给澳洲某大学捐了2000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马云为啥认识莫利呢?因为他从小就去西湖边找外国人练口语,莫利来杭州游玩的时候,马云给他做导游,所以成就了一段跨国友谊。

马云是个很真诚的人,有想法,很大胆,有格局,很执着,又很懂得变通,这些都是他成功的关键,而且,阿里巴巴招了不少和他一样的人,所以今天看来,马云成功了,阿里巴巴成功了。

马云创业的各个阶段, 都有意无意得到媒体的推波助澜 ,不光是影像,还留下了很多相关的文字报道。站在当时的角度,马云或许并不总是以一种成功人士的身份出现,但即便如此,他做事情也足够新潮、足够前卫、或者足够具有正能量。媒体对于类似的人或事,一向有着特别的偏爱。

马云第一次登上有影响力的媒体,是在1993年。当时, 《浙江日报》在一篇名为《相聚在英语俱乐部》的文章中报道了马云参与的英语俱乐部。 作者婕妤在提到马云时写到“他是我所知道的最优秀的英语教师” 。

马云在英文方面的实力和知名度,也直接促成了他人生第一次正式创业。1994年1月,由于很多人来请马云做翻译,马云(兼职)和英语俱乐部的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 海博翻译社, 这是杭州最早成立的专业翻译社之一,而且在成立之初就成为杭州市公证处指定的翻译社。

1994年3月9日,马云作为海博翻译社社长接受浙江卫视《时代热线》节目专访。 在接受采访时,马云大谈开创新事业的激情:我和爱人都是教师,要说钱我们是没有。工资维持正常家庭开支后节省下来的钱,都投到了这儿(翻译社)。包括初期的创业伙伴,或向父母借钱,或把工作五六年的积蓄全部拿出来。

1994年6月2日,《浙江日报》再次通过一篇名为《字母连接的桥梁》的新闻,以近千字的大篇幅介绍了马云创办海博翻译社的过程 ,还具体阐述了当时俱乐部运营的详细情况。新闻在结尾处对海博翻译社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在创业过程中,马云逐步积累起越来越高的知名度。1995年年初,杭州桐庐县政府和一家美国公司有一个高速公路合作项目,美方没有按照合同付款,需要一个懂外语的人去交涉。 由于马云在杭州翻译界小有名气 ,桐庐县找到了他,给他安了一个“商务代表”的头衔,委托他去美国谈判。

正是在这次出访过程中,马云阴差阳错地接触到了互联网,并决心完全辞职创业。1995年4月,回国后的马云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辞职,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万多,凑足了2万元成立了 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 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

1995年夏天,杭州连续发生了好几起因为窨井盖被盗而引发的人身伤亡事件,西湖明珠电视台决定做一期公益测试:他们安排了几个人假装偷井盖,又在不远处架上摄像机,偷拍路人的反应。然而,行人个个都视而不见。直到一个骑着自行车瘦小枯干的男人出现。

他骑车来回绕了好几圈,找不到警察,也没有旁人愿意出手帮忙。又绕了两圈之后,看他们还在抬,他实在忍不住了,便一脚踩地,一脚踩在自行车脚踏上,做好了随时逃窜的准备,然后一手指着对方喝道:“你给我抬回去!”这个人,就是马云。

在95年那段视频中,马云说完话后,片子还打出了一串字幕: “遇到有损于社会或企业的人和事,敢于阻止敢于揭发,做一个有正义感的真正的人。”

如果说杭州时期的马云还是在被动的接受媒体对他的报道,转战北京之后, 马云开始有意识地利用利用自己在互联网领域领先性的工作成果和发展思路,吸引媒体进行推广和宣传。

1995年,马云公司创办的网站“中国黄页”正式上线,这是互联网上最早的中国网站之一,马云想把它做成类似雅虎的信息门户网站。7月,中国黄页为浙江省外宣办做了一个网站,在网上宣传浙江的经济文化,名曰“金鸽工程”。这个网页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还有美国参议院专门发信,祝贺中国政府部门首次上网。

可是互联网创业的困难程度超出了大家的想象。马云准备的创业资金全都投进去了,也不见打个水漂。这年冬天马云来到北京,想要说服各个主管部门把新闻、文化、体育等各种行业的信息搬到他创办的网站“中国黄页”,以便扩充丰富网站内容,增加网页访问量。当时的互联网在中国还属于新生事物,所有部门都不敢开这个口子。 无奈之际,马云想到借助媒体的宣传引起社会关注。

在朋友的帮助下,马云辗转通过一个在《北京青年报》工作的司机朋友联系到《中国贸易报》副总编孙燕君。马云后来回忆起两人见面的情形说道:“当时他和我一样不懂互联网,但是他觉得互联网肯定有戏,他说马云,我支持你。”

在孙燕君的帮助下,几天之后,一篇5000字的大篇幅报道马云和中国黄页的特稿——《走近马云》,出现在《中国贸易报》头版。紧接着,北京又有4家媒体加入了报道行列。

然而好景不长,在不久之后,各个媒体就接到了一个通知:在没有政府明文表示支持的情况下,任何媒体不得大肆宣传互联网。在严格的体制、规定限制下,朋友们也爱莫能助。但他们给马云出了一个主意:“你如果能够说服《人民日报》上网的话,我们就可以报道互联网了。”

马云走访《人民日报》时,事情开始出现一丝曙光。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听完马云的讲课后深受启发,第二天就给中央打报告,申请《人民日报》上网。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人民日报》上网工程启动了。

不过,即便如此,中国黄页团队也几乎没赚到钱。但马云觉得心安理得:“ 我们不是为了赚钱,真正需要的是媒体给我们‘正名’,证明我们不是一帮骗子。 《人民日报》对我们也不错,我们尽管没有赚到多少钱,但他们报销了我们在北京与杭州往返的火车票,还有在北京期间的开支。”

在这一过程中,马云认识了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工作的杭州老乡樊馨蔓。樊馨蔓非常仗义,虽然她听不懂马云的网络模式,但却被他的热情打动了。在她的热心牵线之下,《东方时空》栏目组制作了一部名为《书生马云》的专题片,真实记录了 马云在京的凄凉遭遇。

节目制作之前,樊馨蔓跟马云立下了“君子协定”:

推荐阅读: 如何评价马云?

你看这穿搭,怪不得开淘宝

(这真是本人吗?)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采访还是评论,说马云拍这些视频早有准备了,成功了放出去,激励年轻人。若失败了也放出去,告诫后者,从中吸取教训。但是如果失败了,应该也没有太多人知道他吧!

看看视频中的境界,他不成功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