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裸跑弟何宜德11岁大学毕业以及鹰爸教育?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这是两个问题。
首先说裸跑男何宜德11岁大学毕业的问题。这是个特例,是个别现象,可借鉴的非常多,不建议普遍推广。
一、何宜德简历
何宜德是个早产儿、脑瘫患儿,何宜德的父亲是个民企老总。面对不幸,坚强的父亲何烈胜决定亲自训练儿子,并树立了“让儿子健康成长、超越普通人”的目标。从小对何宜德的残酷训练都是由父亲严格把控。3岁时随家人进入美国幼儿园、雪地裸跑,4岁独自开船出海、登上富士山,5岁开飞机,6岁给多国元首写信,7岁出自传,8岁徒步“死亡之海”罗布泊,9岁小学毕业,获得多项机器人世界冠军,后没有上初中,而是跟着父亲何辅导老师学习,开始参加大学自考,一共18门课程,两年时间全部通过,平均分达到70分左右,11岁大学专科毕业。
二、“何宜德现象”说明了什么
1、证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父亲的严厉、坚持、和陪伴,没有父亲的严爱、用心和付出,没有家庭物质的支撑,没有充满爱、充满上进的家庭氛围,不可能有成功的何宜德。
2、证明了任何成绩的背后都有巨大的付出。3岁“雪地裸跑”需要勇气和坚强;4岁独自开船出海、5岁开飞机,那么小的年龄如何学得的驾船、驾机技术,其中付出了多大努力?大家想都不敢想吧!
3、再次证明了“严师出高徒”这一真理。父亲的眼里成长就是把孩子逼到极限,置之死地而后生。3岁让孩子在纽约零下13摄氏度的雪地里“裸跑”,4岁参加帆船赛,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国际帆船比赛选手,5岁开飞机,6岁父子两一起穿越死忙地带罗布泊,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穿越者……溺爱教育能出这样的高徒吗?
4、说明了毅力和坚持是成功的保障因素。你从网上看到那个3岁孩子在美国零下13度的雪地里裸跑的视频了吗?没有坚强的毅力能活下来吗?
5、说明有目标、有规(计)划的重要性。
6、证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何宜德是个早产儿、脑瘫患儿,先天条件非常差,过多是靠后台的锻炼、培育和努力!真的应了一句话,没有想不到的,只有你做不到的!
下面,我再说说鹰爸教育。
可以肯定的说“鹰爸教育”是个不错的方式!但是,它不适合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它是由选择性的。从另一个方面说,风险也非常大。我感觉只有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的才适合。
1、家庭经济基础雄厚。一方面,需要家庭物质基础来保障;另一方面,即便孩子最后没有学到知识甚至是白痴也不愁吃穿,并且也能子承父业,有个不错的未来。
2、父亲要具备必须的条件。“鹰爸”的眼里成长就是把孩子逼到极限,置之死地而后生,要一直坚持到底。既要有“狠劲”,又要有“韧劲”。一般的家长是做不到的!
之前有虎妈,现在又有鹰爸!在培养孩子方面,一个比一个厉害!作为父母的我,除了羡慕他们的孩子的天赋外,更敬佩他们的坚持与耐心。因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天赋,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坚持陪着孩子成长,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指导一直孩子的学习!11岁就大学毕业,的确是一个奇迹!但是也许会引发许多的思考和议论。俗话说,有得必有失。11岁就大学毕业,感觉他应该没有经历过天真无邪的快乐的童年,他与同龄人交往应该很少,他身上应该缺乏童趣,从某种角度上说,他更像一台学习机器!作为父母亲,有时孩子的健康和快乐比什么都重要!
甘罗12岁拜相,晏殊7岁参加庭试,王勃6岁能文,李白5岁作诗……
这样的天才,千年难遇,可望而不可即。
11岁的谢彦波,12岁的干政,13岁的宁铂……荟萃天下神童的科大少年班,也有一些孩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令人失望。
这世间,有没有一条捷径,能让本身资质平平者,可以人生“开挂”?
曾经名噪一时的“裸跑弟”——南京男孩何宜德的成长之路,或许能给我们启示。
前日,年仅11岁的何宜德顺利通过了江苏省考试院的面审,从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毕业,拿到了自考大专文凭,成为全国自考史上年龄最小的毕业生。
何宜德小朋友是不是天才少年?其实不是。
说起何宜德小朋友的童年,颇具传奇色彩。
2008年2月,何宜德迫不及待地来到这个世界,比预定的时间早了3个月——他是一个早产儿,从小体弱,疾病缠身。
爸爸何烈胜决定,通过体能锻炼来提升儿子的体质。何爸爸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我们来看看,何宜德的童年,都经历了什么:
3岁,在纽约郊外的冰天雪地里跑步,照片意外走红,人送外号“裸跑弟”。
4岁,独自驾驶帆船出海。
5岁,驾驶飞机飞越北京动物园。
8岁,徒步死亡之海罗布泊。
9岁,小学毕业。
11岁,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自考毕业。
刚出生时,何宜德一度被医生怀疑为脑瘫儿。但何爸爸认为,自己的儿子只是体质弱,可以通过体能训练来改变。
出生仅6个月,在何爸爸的安排下,何宜德小朋友每天就要游泳1个小时。两岁的时候,跟着爸爸爬紫金山。跑步、跆拳道、自行车、街舞……童年的何宜德小朋友,每天的训练时间长达8小时以上,从不间断。
除了体能上严格训练,何爸爸对儿子的学习也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一是高强度,学习时间比同龄孩子多一倍;二是高难度,超前学习各科课程。
在何爸爸长期严格的训练下,何宜德9岁便学完了小学课程,顺利毕业。小学毕业后,何爸爸没有让儿子继续升初中,而是在自己创办的“鹰爸公学”中自学。
2017年,何宜德参加南京大学的专科自考,不到三年时间,所有课程全部通过并顺利毕业。
同时,何宜德还参加了南京大学的本科自考,目前已通过9门课程的考试。
何宜德“开挂”的人生,以及何爸爸不走寻常路的教育方式,被媒体报道后,引起公众的关注的同时,也引来一些争议: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孩子受得了吗,会不会令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是否可持续?
“鹰爸”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何宜德同学的一份作息时间表:
6:00,起床、跑步、读书;
7:00,吃早餐、学习教材,听网络授课,做习题;
12:00,午休1小时;
13:00,体能课、跑步、训练;
18:00,两节自习课;
21:00,就寝。
我们可以看到,这中间,根本没有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虽然何爸爸给儿子制定的课程中,也有户外拓展活动,但是,那些活动,本质上都是学习内容,孩子并没有自主权。
何爸爸表示,对孩子的训练,都是通过鼓励与协商获得孩子同意的,孩子不排斥,这些训练方式对他是适宜的。
那么,何爸爸教育儿子的方式,可不可以借鉴呢?
对此,全国十佳校长王丽萍认为,何宜德小朋友的情况没有普适性,其家庭条件一般人也不具备,这种教育模式很难复制。不过,何宜德的成长经历,也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启示:如何落实因材施教?对于特殊的学生,如何定制加速教育的课程?都值得思考和重视。
《庄子﹒秋水》篇中,记载着一场著名的“濠梁之辩”,讲的是庄子和惠子的一场辩论。前两句尤其出名,那就是——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而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放在何宜德这件事情上,道理是通用的,我们都不是当事人,妄加评判不合适。
缪老师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这个孩子的成就让人艳羡,这位爸爸的毅力令人敬佩,这种教育方式,却未必值得推广。
下面缪老师结合何宜德和他父亲的经历,来分析分析为什么他们的经历足够辉煌?为什么这种教育方式,未必值得推广?
何宜德,小名叫多多,被网友们叫做“裸跑弟”,出生于2008年。2012年,在他四岁的时候,他在暴雪中裸跑的视频被上传并爆红网络。他,四岁驾船出海,五岁开飞机,七岁出自传,九岁小学毕业,十一岁通过自考专科毕业。
别的不说,单单是驾船、驾机,应该没多少成年人同时体验过吧?如果说这样的人生不能够令人羡慕,那你对精彩人生的评价标准可就太高了。
多多的经历,离不开他不同于普通人的童年。他是七个月的早产儿,出生时并不健康,他身上有很多的并发症,医生甚至把他定性为“脑瘫儿”。扪心自问,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能够坦然面对现状,不消沉、不消极,而是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制非同一般的锻炼和学习计划吗?
在缪老师40多年的人生中所遇到的所有人中,具备如此强大心理的屈指可数。多多的爸爸妈妈,能够制定计划,也能够实施计划,甚至还会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复盘,去调整计划,这种规划人生的态度和自律的能力,是很多人可以借鉴的。
想当年多多的视频在网上疯狂传播的时候,广大网友给多多爸爸取了一个“鹰爸”的别号,并对他的教育方式提出质疑,还戏称他是“后爸”。不得不说,多多爸的教育方式,并不符合主流意义上的教育规律。比如过量运动、比如超量学习等等。
应该承认,多多从小的训练量是超出这个年纪儿童平均的承受力的,甚至可能影响身体发育;多多从小的学习量也超出这个年级儿童平均的接受力,甚至可能影响今后的学习成长。但请注意,这句话里面有个关键词“平均”,还有多多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我不会这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我能理解多多爸的想法和做法。多多爸的经验和做法,我认为不适合推广。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境遇,任何所谓“成功”的教育方式,都不是普适的。按照一般情况,身体锻炼要尊重孩子的发育,先练简单动作,再过渡到有难度的动作,13岁之上再进行体能锻炼;按照一般情况,知识学习要先夯实基础,建立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提前上量可能影响成年后的学习欲望和态度。
听说多多爸要出书了,如果你想要看一看不同的人生,你可以买来当做故事来看,可是如果你想要模仿,我建议还是多考虑考虑吧。
鹰爸干啥,虎妈做嘛?不灭的意志,旨在化育着自己的生活。
他们给予了我的生命,那么我就成全一回他们的想,这个交易挺公平的。
感谢的邀请,早上特意看了下何宜德小朋友的情况及父亲的“鹰式”教育。
首先,裸跑弟多多,因为是七个月早产儿,出生时伴有多种并发症,被医生认为判定是一个脑瘫患儿。多多的父亲何烈胜,是南京一家民企的老总,此前一直忙于事业,中年得子让他欣喜不已,医生的一盆冷水也浇了他一个透心凉。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教育这个孩子,并一定要让他健康长大。早年当过老师的他经过研究和思索,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这个孩子的训练计划表,交由孩子的母亲来实施,训练和计划变化情况,每两周调整一次。这是多多父亲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制定的训练方案,每2周调整一次,虽然多多爸物质基础不错,给了他很多便利的条件,但是如果没有多多爸爸细致入微的训练,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行为,多多很可能限于平庸,试想如果你有个这样的孩子,你会为孩子做多少付出,付出和回报永远都是成正比的。
我非常欣赏多多爸的魄力和执行力,最起码我做不到。多多爸从体商、智商、德商、情商、胆商、逆商、心商、灵商、志商、财商等十商训练来养“雪小弟”多多的理解、情感、自理、自控、记忆、反应、体能、毅力等各种能力。这让孩子的学习力,适应力,身体素质得到极大强化。多多的行为也是在向人们宣告:凡事都是坚持反复训练的结果,只要重复做好每一件小事,那么所成就的将会是一件非凡的大事!
这毕竟是生活中的各种特例中的一个,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虽是奇迹也不是无迹可寻。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一些现象:本来是有着各种各样身体残疾的人 ,反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作出了正常人都难以企及的成绩。舞者邰丽华,业余诗人余秀华,从星光大道走出的歌手刘赛,篮球女孩都通过自己努力实现了华丽转身。裸跑弟是一个早产儿,幼时体弱多病。这种天生的劣势,反而能更加引起家长的关注,会千方百计想弥补这种缺陷,这一过程中就实现了弯道超车。
鹰爸的超乎常人的培养儿子的做法,一方面锻炼了孩子的各种社会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生活毅力和意志。这种毅力和意志在儿子自修大学学历的过程中就发挥了作用。
鹰爸的做法和裸跑儿子的做法可借鉴但不可复制。
这仅是个别现象。实际是可以不予置评,不知此问题的意义何在?难道都做鹰爸就能培养出11岁大学生?中国应该不缺鹰爸,可11岁大学生有几个?同样的也不缺11岁的大学生。少年班也有很多一事无成。
11岁上大学只能代表他天智聪明,但仅仅靠聪明,学习书本知识快并不能代表他就会有很大的成就。其它知识欠缺产生的裂缝终究还是要补上。
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假设全部大学生都是11岁,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神经病满大街。
首先,这种教育取得的成绩我们不可否认,但是这样的教育过于苛刻了些。
孩子小时候就是玩的年纪,如果孩子从没有玩耍,只有学习和不停地创造一些
奇迹或者工作,那么未来孩子长大后和一个会学习的机器人有什么两样呢?
感觉很强悍吧,刚刚查了一下,只能说这么小年纪就能做到如此自律、勤奋好学,还做出了不小的成就,也真的很不容易。
鹰爸教育,这个嘛,只能说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都不同,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都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