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为什么说北大老校长蔡元培“晚节不保”?

为什么说北大老校长蔡元培“晚节不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为什么说北大老校长蔡元培“晚节不保”?

对于蔡元培“晚节不保”的议论,最直接的材料,当来自周作人。1933年,他给朋友写信,“观蔡公近数年言行,深感所谓晚节之不易保守”,语气看似平和,内里实是厚重的惋惜与不屑。

晚年在港宣传抗日的蔡元培周二先生与蔡公,渊源很深。他们是绍兴同乡,周作人一个相当于日本杂牌大专肄业的“野路子”,日后能当上北大教授,也是蔡元培大力提携的结果,两人交往20年也素无芥蒂,关系非同恒泛。可一日月旦评起来,突然把调子抬到这么高,都成了“晚节不保”了,责备之意是非常重的。实际上,早在此前几年,鲁迅就对蔡元培有过更“不堪”的非议。他们两位,明明从1911年起,都是同一战壕的队友,蔡元培更是挟其地位,对鲁迅各种掩护和帮衬,而鲁迅背后说什么呢?还是在给一位熟人的书信中,他如此嘲讽道,“我和此公,气味不投者也”。“此公”就是蔡元培,把所有交情都撇得一干二净,就差寄上一封绝交书了。

1945年的周作人周氏兄弟,都是正人君子,从来都不屑于暗箭伤人,何况还是对他们有深恩之人;而蔡元培,更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表率,何以会唇枪舌剑“内讧”起来?这里的关键点,就在于1930年前后,素来“名重士林”的蔡元培,有些言行确实有悖他的形象与“人设”,以至于身边这些知友都无法理解了。关于蔡元培的晚年,其所作所为所言所写,因为研究者立场的不同,以及现存史料的阙失,到底该如何评判,确实比较模糊。我手头的《蔡元培年谱》,高平叔编著中华书局印制,是最权威的版本了,可翻1927——1931年间整整4年的记载,只有寥寥7页,重大问题甚至直接忽略。

但不管怎么样,涉及蔡公“晚年不保”的几个“罪状”,检其人言啧啧处,大体就这么几条:1,1927年,以监委资格带头积极参与臭名昭著的“清除运动”,狂热十分老友陈独秀的长子陈延年,也在其指令下悲惨地身首异处,得意弟子柳亚子也上了黑名单,所谓“先生一支勾魂笔,胜过十万毛瑟枪”,可见当日的残酷与非理性;2,当年他兼任青年部长,本应该给进步青年更多庇护,不料却主动提议取消年轻人的各种活动,包括学生会组织,此举颇招物议,报上批为“自毁清誉”;3,他在退出北大校长职务,主持大学院工作期间,声名狼藉的国民党“党化教育”就是由他首开先河的,被外界认为放弃了早年理想;最后一点,就是认为他晚年左右摇摆,被不良分子各种利用,过去引领时代新风潮的一代精神领袖,沦为了权贵们的附庸。

这些议论,尤其是他“晚节不保”的讽议,其实从1920年代起,就盛行于人口,可谓由来已久。这些人认为,蔡公的这些言行,相对于新文化运动及五四时期的“开明”、“先锋”、“保护神”形象,确实反差甚大,可以说走向了他自己的对立面,“反转”到面目全非,让人错愕莫名。尽管,蔡公在政学两界负重望30多年,绝少有人痛骂他,大家有的只是惋惜与不解。但现在看来,在这些事情上,深度参与的蔡元培,虽然说有个别瑕玷确实无法完全脱离干系,但更主要的是多数非议着实属于误判。在“蔡元培晚节不保”这个问题上,“吃瓜群众”常见的歪曲事实、选择证据、臆测妄论等毛病,也是应有尽有的。

譬如,所谓“清党问题”,他实际上是“被署名”。这个疑点,早在1930年前后香江《平民日报》连载的《辽海梦回室笔记》中,已经说得很明白,蔡元培自己看后才剪报收藏,并做了批语,对此“代为辩诬”态度是首肯的。更为重要的材料,就来自上述高平叔《蔡元培年谱》所载的一些“秘幸”。里面明确说清了原委:蔡之所以署名,是吴稚晖利用的结果,而且蔡公本意,是希望给这些爱国青年“予以缓冲”时机,并一再呼吁“看管”就好,不能让“有兵权者随意加以诛戮囚辱也”。其后,当沪上“大杀青年”之际,他“激烈与争,诚不愧书生本色矣”。诸如种种材料,可以充分证明,1927年这起人所不齿的清算运动,他的态度就是不愿合作的,对进步青年是同情乃至尽力保护的。他的唯一问题,在于毫无实权,抗议也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后来,社会上依据“署名”,对他误解甚深,他也从来不曾为自己辩护一两声,只是看到有知内情的文章刊出,默默剪下来保存在日记本中而已。

常州人吴稚晖至于说“提出取消青年运动提案”的非议,这里面既有非事实的因素,也有他教育理念不被理解的层面。前者,作为彼时“大学院院长”的他,提出这个议案其实并不完全代表他本人意思,这是一次公务履行而已——可查1928年8月5日《时事新报》上,其助手杨杏佛就已经澄清谣言,明白说“并非蔡先生个人之提议,乃大学委员会及全国教育会议所提未决之案”而已。但这里面是否有蔡本人的意思呢,鄙意也是有的,无须讳言。因为,作为教育界的蔡元培,从来都主张若非关系到国家存亡,学生不能牺牲学业去搞各种活动,即便是出发点是爱国与进步的。最后两点,其实大体也可与第二项辩护理由等同,即这些声明虽然出诸其口或有署名为证,但都是“集体行为”,他无非作为“领导”照本宣科而已。作为官员的蔡元培,一些言行,并不能完全与他的真实意见划等号。这一点,是特别微妙,又极易引发误解的地方。当日,鲁迅、周树人都对他深致不满,其实就是没有很好地理清这个关键点。

蔡元培后人总之,沽名钓誉不是蔡元培,灼灼力辩也不是蔡元培生平行事风格,而“人不知而不愠”的其实才是蔡公本色。现如今很多人对他的攻击,是过甚其辞的,也是断然成立的,需要为他说几句公道话。他或许不是“完人”,但确实顶天立地,不该承受这些莫须有的污水。他一生光明磊落,于国家民族居功至伟,所谓“誉满天下谤满天下”都是一种无端羞辱。

流散在外的墓地有人说蔡元培复杂,照我看法,他其实是“被复杂”了。这正是史家所感慨的“知人论世之难”。但我也很乐观。我想,如果有一天,在网络的舆论场上,大家都能就事论事了,也许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到一个“真实的蔡元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