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两次失利!长征三号乙发射失败,或与火箭发动机有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目前我国已经大致控制住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境内的蔓延,各大企业也在有组织地复工复产,此前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我国的多个战略工业部门都被迫停工,其中就包括航天工业。疫情大致控制住了之后,我国航天工业又重新开始进行正常的火箭发射活动,不过没想到出现了开局不利的情况,在25天之内接连两次火箭发射失败,这在我国的航天史上都是相当罕见的,而且发射失败的型号是技术相对成熟的长征三号和长征七号系列。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首先是3月16日,当天晚上21点左右,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失败。紧接着是在4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利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度尼西亚PALAPA-N1卫星,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三级工作异常,后来被认定发射失败。这次并没有像2009年8月31日那样的好运气,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长征3号运载火箭也是发射的印尼卫星,虽然三级火箭也出现了工作异常,不过卫星还是通过自身的机动能力进入了轨道。
(PALAPA-N1卫星)
如果说此前长征5号重型运载火箭发射失利(不过目前这款重型运载火箭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以理解的话(毕竟应用了大量新技术,而且是我国航天工业此前从未挑战过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失利就或多或少让我们有些惊讶了。然而这回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失败足以用让我们感到相当不理解来形容,因为这款运载火箭是目前国内发射量最大,而且成熟度相当高的高轨道运载火箭,近些年来连续发射数十枚都没有出现过失败的情况,比如各种北斗卫星(北斗3号工程倒数第2颗组网卫星就是在今年3月9号被长征三号乙送进太空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的发射工作等等。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
那么为什么还会发射失败呢?首先毫无疑问是疫情影响,这个是相当玄学的问题,有可能某个工作人员因为戴着口罩,心里面十分烦躁,在某个零件的加工上出现了小偏差,最终酿成了大祸,这种事情追根溯源都不好搞。其次是长征三号乙系列运载火箭一直在不断进行小改进,比如说增加一些燃料仓容积,适当提高运力,在助推器上加装翼伞装置等等。
(YF-75发动机)
接着是YF-75发动机的问题,按照印度尼西亚方面的通报,此次长征3号以运载火箭的最大问题正是出现在发动机上。该运载火箭在发射的时候,一二级都十分顺利,三级点火时其中一台发动机失效导致姿态失稳,飞行高度从200km左右开始下降,最终速度仅7.1km/s,无法进入轨道。具体故障原因很有可能是二次点火不成功,或者是提前关机。如果问题比较小的话,卫星是可以像2009年那样通过自身机动能力强行进入轨道的,只不过代价是服役寿命会短的多,不过这回问题显然不小,因为火箭和卫星都直接炸毁了。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玄学",也就是偶尔的零件质量问题,要知道航天发射从来都是高风险,过于频繁的发射,很有可能带来运载火箭在生产过程中的随机故障,然后导致发射失利。总的来说,此次长征3号乙运载火箭出现失利的情况还是相当令人震惊的,可能的"罪魁祸首"YF-75发动机已经在长征三号甲和长征三号丙上连续发射了44次都成功,长征3号乙成功次数更是高达63次。此次事故之后我们更要好好反思如此成熟的型号,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竭尽全力保证4月24号的长征5号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