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作用与贡献

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作用与贡献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作用与贡献

作者: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林民旺

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强调国际社会要以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新起点,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而中国要以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己任,团结协作,推动全球发展事业不断向前。

2000年9月,189个国家的领导人在联合国千年峰会上通过《千年宣言》,承诺在2015年之前实现全球贫困人口减半、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降低母婴死亡率、抗击艾滋病和疟疾、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推动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等8项目标,即千年发展目标。

由于千年发展目标即将于2015年到期,联合国此前就启动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国际进程。2015年8月2日,联合国193个会员国的代表就2015年后发展议程达成了一致,完成了题为《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文件。这份议程涵盖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涉及消除贫困、消除饥饿、保障受教育权利、促进男女平等、促进就业、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海洋资源、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减少暴力、加强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等内容。这一发展议程已由联合国大会提交联合国发展峰会正式通过。

在2014年联合国发布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14)》中,对全球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进行了评估。报告显示,全球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已比预定的2015年提前完成。发展中地区90%的儿童正在享受初等教育,男女儿童入学率的差距已减小。在与疟疾和肺结核作斗争方面也已取得巨大的成绩,各项健康指标都有所提高。过去20年间,儿童五岁前死亡的可能性减少了近一半。无法获得改善水源的人口减半的目标也已实现。通过各方一致和集中的努力,许多具体目标已完成,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尽管如此,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总体议程仍未完成。例如,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继续呈上升趋势,2011年比1990年的水平高出近50%。全球每年丧失数百万公顷的森林,许多物种濒临灭亡,可再生的水资源也变得更为稀缺,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大努力,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全部具体目标。

而在过去15年里,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忠实实践者,是千年发展目标完成的最好的发展中国家,为千年发展目标的完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不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中国的重要作用和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自身取得的长足进步就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最大的贡献。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为世界完成千年发展目标贡献主要的力量。15 年来,在中国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国在消除贫困与饥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保障妇幼健康、疾病防控、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千年发展目标落实成绩显著,表现在方方面面。在经济发展方面,15 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000 年的10.0 万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63.6 万亿元,跃升至世界第二位。在教育方面,中国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全面实行城乡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2008 年以来,男、女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均维持在99% 以上。中国的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文盲率由2000 年的6.7% 下降到2014 年的4.1%;青壮年文盲率由2000 年的2.8% 下降到2014 年的1.0%;男女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从2000 年的1.3 年缩小到2014 年的0.8年。在医疗方面,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1 年的61.0‰降至2013 年的12.0‰,城乡儿童死亡率之比由1:3.4 减小为1:2.4。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 年的88.8/10 万下降到2013 年的23.2/10万, 城乡孕产妇死亡率之比由1:2.2 缩小1:1.1。在生态建设方面,15 年来,中国以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持续开展生态建设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0-2013 年,中国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6089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8.21% 增加到21.63%,森林蓄积量由124.56 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 亿立方米。同时,中国卓有成效的造林行动,为减缓全球森林资源流失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立足自身国情,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中国基本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少了4.39亿,在教育、卫生、妇女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发展不仅增进了13亿多中国人的福祉,也有力促进了全球发展事业。

[责任编辑:康慧珍]

二是,中国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支持。 正如联合国各国议会联盟(议联)主席萨比尔·乔杜里所说,“中国一直在支持发展中国家,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当中国为某个非洲国家或亚洲国家提供支持时,是真心希望这个国家发展起来。中国在全球发展议程中的作用将非常重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加大对外援助力度,尤其是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的援助力度。援助方式包括援建成套项目,提供一般物资,开展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派遣援外医疗队和志愿者,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减免受援国债务等。60 多年来,中国共向166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 亿人民币的援助,培训了1200 多万受援国各类人才。同时,为满足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需要,中国自2015 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给予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 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措施。中国先后6 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金额共计300 亿元人民币。在此次发展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还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国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力争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中国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早日投入运营、发挥作用,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贡献力量。

第三,中国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可资借鉴的“样板”。 由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似,因此中国的发展经验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都将非常重要,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新的思路。中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的做法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在发展理念上,中国政府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15 年来,中国政府和人民围绕世情国情,不断深化对发展内涵的认识,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近年来,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在举措上,中国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目标及任务,持续制定以五年为周期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调动各种资源推动规划的落实,并把规划的落实情况作为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中国政府通过主动引导、多方合作、舆论宣传等途径,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公益行动为中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并且,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依靠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来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始终以开放的姿态落实千年发展目标。15 年来,通过加强与国外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企业、研究咨询机构、民间社会团体等的深层次、宽领域、多方式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各方的经验与教训,共同推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因而,在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设立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同各国一道研究和交流适合各自国情的发展理论和发展实践,这既是基于对中国自身发展模式的自信,还是对这一模式可能给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尽管中国在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举世瞩目,但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也不容忽视。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5。按照世界银行每天2 美元的标准测算,2011 年中国仍有2.5 亿贫困人口,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发展仍不全面,区域与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总体来看,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在中长期内这一基本属性不会改变。

[责任编辑:康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