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峰专栏】画家要进入体制才有前途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位画家朋友来,主张画家一定要进入体制,否则没有前途。说著名美术评论家贾方舟说过:即使是石虎这样有才气的画家,不纳入体制也很难进入美术史。贾方舟所说不无道理,自古以来我们的历史就是一部体制史。一些民间的高人、轶事或许在野史里才可以找到。
一个民族,自然有脊梁和灵魂。比如,对于近代的美术革命,为什么能在全国推广开来,它和当时知识阶层及民众的思想状态密切相关,不能简单的以徐悲鸿等人有远见卓识或崇洋媚外来概括;对于历史上西方的传教活动,须作具体的历史分析。一概斥之为文化侵略,未免绝对、简单化,而义和团式的排外灭洋也并非智慧开明的表现;但如果说传教与列强的入侵无关,是纯而又纯的宗教活动,那也并非事实。
希腊有个史学家修昔底德,比孔子晚半个世纪,只活了五十六岁,三十多岁时是希腊十大将军之一。其活动期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时期。修氏为后人留下了八卷本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从而奠定了他史学家的光辉地位。
修昔底德的八卷《历史》之所以成为不朽著作,关键在于他治史的方法,除了分析战争的政治因素、技术力量、军事对比、领袖人物的性格等等之外,他注意到了在历史上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民族和国民性的巨大内涵,即创新与守旧、狂热与沉静、平等与独霸、自谦与自大,自强与散漫……种种矛盾,复杂、多样、交错而丰富变化的表现形态。
从修昔底德的八卷《历史》与中国史书的视野不同,以及中外学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态度之差异,使我们想到尊重历史、尊重民众、尊重智慧与知识的关系。八国联军,八年抗战,在枪炮面前中国人屈服了吗?没有!真正有力量的是民众;真正的骨气所依靠的是智慧与知识;不是只有爱国热情大呼大叫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