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知”与“行”

“知”与“行”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知”与“行”

圣人的境界:知行合一

王守仁(王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 致我良知于事事物物,从而达到向心内求道和向身外求知的统一。

“知”有两层意思:

首先是 良知 ,

其次是 善知识 。

善知识与良知的差异在于,善知识不一定是纯善,良知是纯善、无恶。

“行”也有两层意思:

显性之行, 即我们的身体行为,具体可以细分为眼、耳、鼻、口、身、四肢,直至全部有形的血肉之躯的所有动静存在形式,包括行住坐卧、视听言动等。

隐性之行, 是哲学意义上的无形无相的觉知,这个心有终极意义。心如何行动呢?通过念头,念头又被称为意,简单的意是意念,复杂的就是思绪、思想。起心动念就是隐性之行。

“知行合一”,要求“知”和“行”互相规定、不分先后、不分轻重。

关于“知”和“行”的讨论

对于“知”和“行”的关系,有一些讨论(当然,如果站在“知行合一”的角度,这些观点或许有些片面):

论轻重——“知”和“行”,谁更重要?

论难易——“知”和“行”,谁更难?

论先后——“知”和“行”,谁在先?

一、知为先,行为重

王阳明认为,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朱熹认为, “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它的补充是《尚书》说的: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主张“知”在前,“行”在后,但“行”比“知”更重要;

二、行易知难

孙中山先生在《民权主义》提出, “行易知难” 。

其理论依据是“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知”和“行”可以分离,尤其以“行”为当务之急。

就好像请泥水工匠建房子一样。你要他建起来,不难,时间问题而已。但你要他说出建房子时的一些建筑原理或者土木工程知识,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那么他就不一定知道。

孙中山先生创立此学说作为革命的哲学理论依据。孙中山先生希望告诉革命者:要去搞革命,去打仗,不难。但想要搞成功,就要知道怎么去搞,以后要走的是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怎样才能成功。

孙中山认为"知易行难"说对资产阶级革命事业危害极大,在理论上,容易使人坐而论道,空谈心性,不敢或不愿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上,容易使人轻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甚至放弃信仰革命理论( “此知非真知” )。

三、行而后知

陶行知,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陶行知曾两次更名,最早叫陶文俊,青年时期因崇拜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陶知行”;实践使他认识到应该是“行而后知”,于是,第二次改名“陶行知”。

“四块糖果”的故事,就是教育学生“行”而“后知”的一个例子: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同时令这个学生去自己的办公室。 在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 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 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为什么知晓了这么多道理,还过不好这一生?

用“知行合一”的模型来分析:

第一,“此知非真知”。

自以为知晓了那么多道理,但如果没有做到,这种“知”不是“真知”。

以抽烟为例,很多人说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很有可能只是一种敷衍。从心底里来说,他很有可能认为抽烟蛮好,有助于放松(补偿心理)、交际。

第二,“知”而未“行”。

王阳明虽说“知为行之始”,但也强调“行为知之成”。没有“行”,就无“成”。

第三,“知”即“行”的幻觉

我们大脑的深层潜意识往往不能够分清“知道”跟“做到”的区别,会有种“知道”了就是“做到”了的幻觉,导致没有真正去“行”的动力。从而只有“知”,而不能“行”。

普通人的选择

梁启超先生曾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

王阳明可以评之为两个圣人中的一个,他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但对于一个普通人,在实践中,应该怎样来修炼,从而往最高境界努力呢?

在修炼过种中,我更喜欢陶行知先生的“先行后知”,“先行后知”更具操作性。

举几个例子,

很多服务行业,如餐饮、理发等,每天早会都会做一些夸张、激励的运作,让员工更有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

进行军训时,会让人更有纪律性、组织性;

高考考生晨读给自己打气,说“我能行”等,会让自己更有信心。

这些情况都可以说是“先行后知”的运用。

首先做到了,自然就会引导自己去想到,从而不断的提升,最后才更有可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指的是人类大脑的抗改变倾向,它使人类总是倾向于保留之前的行为、结论、观念、思维方式、忠诚度、身份、社会认可的角色等,从而,避免出现不一致。

如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先行”,先做到,大脑会因“避免不一致性倾向”,让我们能够“后知”,不断地合理化解释自己的行为,从而进一步促进行动。从而达到一种良性循环。而且,还可以规避“知即是行”的大脑幻觉,让我们不会在“行”之前就更新丧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