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去世"

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去世"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去世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陈定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陈定昌,1937年1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镇江。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后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二院科技委顾问。历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二院院长、二院科技委主任。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定昌长期从事高精度无人飞行器技术、高精度探测与制导技术和仿真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国家重大工程技术成果。回顾几十年的航天生涯,他曾自谦,自己并不是思维超前,而是在考虑问题时喜欢从全局出发,从国家整体利益考虑。“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做了一些工作。”

有人不解:陈定昌为什么能做到眼光超前,思维超前?答案是,这些都源于他站的层次高,做到了置个人荣辱于度外,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科学家要有胆量,而无畏源于无私。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搞出新装备,为国家几十年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强国。陈定昌总能站在国家的层面,站在战略的层面,始终保持着一种大视角,脚踏实地地在为国家的安全谋划,所以他才能用一种超前的眼光、透视的眼光,产生出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认知。

航天部老部长李绪鄂曾送给陈定昌一个绰号“陈铁嘴”,其实陈定昌不是一个争强好胜、呈一时口舌之快、说话总想占上风的人。和他接触过的人都了解,他待人谦和,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很少激动和慷慨激昂,只有讲到自己热爱的专业或者论证到技术方案了,他才有板有眼、滔滔不绝,才会对上、对外宣讲,直到说服对方。淡定从容,笃志不移。责任,在航天事业发展中是一个神圣的词汇,为了这个词汇,多少航天人无怨无悔地奋斗了一辈子。

晚年的陈定昌院士,每日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仍然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老友劝他歇歇,过过清闲的养老生活,可他未曾接受,也没有放慢脚步,他还有太多事情要做,他在继续追寻自己的强国梦想。他积极倡导并组织开展集团公司有关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工作,工作卓有成效。

时光给陈定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在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导弹和制导雷达领域干了一辈子,无畏困难、风雨与挫折,他一生不变的追求就是这个梦想——“航天梦”,这里面有他对航天事业的一份挚爱、一份执著,他要用航天梦托举伟大的中国梦。

在陈定昌弥留之际,他还叮嘱家属:生病期间他的党费要按时交齐,所有丧葬事宜一切从简,费用自理,对组织没有任何要求。他一生心怀祖国、无私无我,令人折服。

陈定昌,我国国防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却永远是中国科技银河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更激励着一代代航天青年为国铸剑捍卫世界和平。

在今年上半年里,已经有二十多位院士去世,是国家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而如今,就在2020年的9月7日,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陈定昌院士,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研究方向陈定昌院士主要研究的是高精度无人飞行器技术、高精度探测与制导技术和仿真技术,曾经参与和主持了多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非常瞩目的科研成绩。

个人成就20世纪60年代中期,陈定昌提出了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科研创新项目,而在当时,激光雷达方面的研究在整个国际科研领域都才只是刚刚起步,因此这个项目被列为重点项目。由钱学森亲自主持,陈定昌担任组长,不停地学习和试验。终于,一年半之后,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1984年,陈定昌任职于航天部,他提出的“三个空域”“四个基本型”的思想至今仍被人沿用。不仅如此,在那个时代,陈定昌就极富前瞻性,他所提出的地空导弹的战略规划,在现在已经被证实是可行并且有效的。

1996年,陈定昌担任国家高技术(863计划)其中某个主题的首席科学家,进行计划的研究制定。当时已经不年轻的陈定昌,仍然和年轻人一起,几天几夜没合眼,将规划讲得深入浅出,获得国防科众人的一致支持。

理想抱负陈定昌自小就表现出坚毅的心智和勇于探索的能力,大学的八年生活,更是使其知识积淀格外深厚。

陈定昌中学的时候,就因为想要自强报国,毅然选择学习理科,即使当时他的文科成绩优异非常。

而后来他一心投身国家的科研建设,硕果累累,却依然谦虚严谨。陈定昌曾经这样评价自己:

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做了一些工作。

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去世,是否有透漏其去世的原因?

因病去世。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由于深受疾病的困扰,经过医生的抢救医疗无效的情况下,于2020年9月7号在北京逝世。

透漏了。导弹专家陈定昌院士是因为患病治疗无效,最后离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