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配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是说善于选贤用能的君王,能够礼贤下士,待之以诚,示之以礼,怀之以德,其不争之德,几乎可以和天之德相互比拟了,这是古代圣王能做到的最高境界了。
炎黄和解 天下一家
理解这里的关键,是一个“配”字。配,形声字,从酉,己声,本义是不同的酒配制而成的颜色。《说文》:“配,酒色也。”吴善述广义校订:“配即《内则》注所谓以清与糟相配也。” 据说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战国策》指出:“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可见我国酿酒历史久远,圣人造就预测出酒后失德、酒色误国的道理了,所以大禹圣明。
配,可以假借为“妃”,配偶,夫妻,后多指妻。《易经•丰卦》:“遇其配主。”《诗经•大雅•皇矣》:“天立厥配。”《楚辞•王逸•九思守志》:“配稷契兮恢唐功。”后来的元配、继配、配偶、配头、配丽等说法,率皆由此而来,都是指配偶,只不过元配是最早的妻(元,第一个),继配是后来的,由于礼法的限制,大概不如今天这么容易来个后来居上,所以儒家的礼法,对于维护秩序是很有益处滴。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不仅如此,“配”字还演绎出来“可相比拟”的意思。既然清和糟可以配在一起,成为各种颜色的酒,那么清和糟就可称为相互匹配,相提并论,可以比拟。《玉篇》:“匹也,媲也,对也,当也,合也。”《易经•系辞》:“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 《礼记·中庸》:“高明配天。”《尚书•君牙》:“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尚书·君奭》:“故殷礼陟配天,多歷年所。”蔡沉集传:“故殷先王终以德配天,而享国长久也。” 孔颖达疏:“言圣人功业高明,配偶於天,与天同功,能覆物也。”
后来,古代帝王为表示对先祖的尊崇,在祭天时通常以始祖或先祖配天,认为自己的先祖之德,应该接近天之德,因而自己作为配天之祖的后人,也自然有资格当这个天子了,于是就变得“名正言顺”起来。《诗经•大雅•生民序》:“《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媛,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汉书•郊祀志下》:“王者尊其考,欲以配天,缘考之意,欲尊祖,推而上之,遂及始祖。是以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是故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胡三省注:“郑玄义曰:物之大莫若于天。推父比天,与之相配,行孝之大,莫大于此,所谓‘严父莫大于配天’也。又孔氏曰:《礼记》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俱为其本,可以相配,故王者皆以祖配天。”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因此,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善于选贤用能的君王,可以礼贤下士,这种不争之德,是可以和天德向比拟、侔比、媲美了。因此,所谓“配天”,就不仅仅是合乎天道,甚至是可以和天道之德相提并论,互相媲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