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聊天室】为何要气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育志医师:大家好,我是刘育志医师,很高兴请到加护病房的陈志金医师来到现场,我们今天要跟大家讨论一个主题叫做「气切」,大家听到「气切」这两个字就会很紧张,怕这是病情很严重很严重的人才需要的。所以我们请教一下陈志金医师,什么时候我们会建议患者接受气切?
陈志金医师:气切就是「气管切开术」,基本上做气切是有两大类的情况。一类可能是因为肿瘤的关系,在上呼吸道这边的肿瘤,然后阻塞到呼吸的通道,所以就从喉咙这边做一个洞,让病人暂时可以从这边呼吸。管子是从喉咙,大概放一个这样大小的管子在这边。这类肿瘤病人所做的气切,是不需要靠呼吸器。你会看到病人在有气切的状况下还在路上走来走去,有时候为了比较好看,围个丝巾在这边。等他的肿瘤处理完,肿瘤消下去之后,气切实际上是可以直接拿掉。
陈志金医师:另外一个情况,就是病人本身是插管。这么长的一根管子放在喉咙里面,很不舒服。所以大概过了一、两个礼拜以后,我们评估这管子可能还是没办法拔掉,病人需要依赖这个管子。这管子放在嘴巴里面很久不好清理,且造成病人很不舒服。我们会评估把插管换成这种比较短的管子,就是做气切。这一类病人做气切就是要看说,之后病人还有没有办法脱离呼吸器。当然做完气切之后,脱离呼吸器的机会就比较高一些了。所以有两个情况是要做这样的气切。
陈志金医师:做完气切以后嘴巴就空出来了,管子就在这边接上呼吸器使用。嘴巴空出来以后,病人不用咬著管子那么不舒服。另外,即使病人的气切接着呼吸器,他嘴巴还是可以讲话。讲话就是我们可以从嘴型就知道他要讲什么,或者有时候会出现气音,很小很微弱的声音,但我们还是可以知道他讲什么。如果已经离开呼吸器的话,气切还有一些特殊的管子,只要按住,患者可以跟正常人一样发出声音。所以有气切的人,还是一样有机会可以讲话。第二个情况就是嘴巴已经空出来了,除了可以发出声音,如果他不容易呛到的话,甚至有些有气切的人还是可以从嘴巴进食吃东西。
刘育志医师:所以这样整个生活品质就可以提升了。
陈志金医师:提升非常多。
刘育志医师:而且甚至是可以讲话。
陈志金医师:有机会可以讲话。当然前提是他意识清醒,有办法讲话。那做完气切他一样可以讲话,声音可能比较小一点。
刘育志医师:这是一个重点,一个人的意识状态会决定他需不需要这些呼吸辅助,如果他是昏迷、或意识模糊的时候,他很可能需要这些呼吸道的辅助来维持生命安全。那拔掉之后呢?那个洞怎么办?
陈志金医师:如果他的情况已经改善到可以独立自主呼吸、咳痰,那这个管子就可以移除了,移除的话大概也不用缝合起来,大概几天、三四天,这个洞口会自然愈合。拔掉实际上是没有太多的问题。
刘育志医师:所以拔掉之后伤口就自己愈合,不用特别去缝。
刘育志医师:我们刚看这个图,气切会做在气管,已经是在声带的下方了,所以在做气切的过程不会影响到声带,只要这个病人恢复清醒,状况许可的时候这气切就可以移除,恢复还蛮正常的生活型态。
刘育志医师:感谢陈志金医师来跟我们探讨气切这个主题,我们下次再见,掰掰!
同场加映:
插管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