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为何席地而坐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昨天(25日)凌晨,第68届柏林电影节举行了闭幕颁奖典礼。
虽然今年华语片缺席主竞赛单元,但有一部作品在 最佳处女作奖 的颁发环节,得到了特别提及——已故青年导演胡波的长片处女作《大象席地而坐》。
国际电影节不成文规定,处女作大奖只颁给在世导演
在颁奖礼的前一天,本片已经获得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协会颁发的论坛单元最佳影片奖。
这也是今年柏林电影节上唯一一道“华语电影之光”。
如胡波母亲所说, “这个时刻我们确信,胡波的电影已经真正留下来了。”
胡波母亲以版权代表人身份代为领奖
笔者曾经拜读过胡波的作品,非常喜欢。这个从高中就开始进行写作练习的少年,在文字方面下了足成的苦功;而更可贵的,是他确有其天分,作品有着散落在字里行间的、可遇不可求的独特质地。
胡波
所以借此机会,想从文本入手,带大家了解一下《大象席地而坐》小说原作。
主人公“我”,睡了朋友黎凯的老婆,被正好回家的黎凯撞破,黎凯当场跳楼自杀。
“我”追求的女人去了台北,而“我”为了把此事混过去,也跟着去了台北。在不甚愉快的见面聊天后,“我”和她一拍两散。
“我”决定独自一人去花莲,看那只黎凯和我提到过的,在动物园中席地而坐的大象。
在经过了一个自称“流浪汉”,会做木雕的旅馆老板,第一个司机拉着脸的旅行团,两个帮女人锁上铁门然后“互相看了一眼,仍旧很高兴”的中年男子,第二个一车人都讲闽南语的旅行团,一只站在牛群里、瞎了眼的鸵鸟后,“我”来到了动物园。
“我”终于看到了那只席地而坐的大象。
这个不足7000的故事,说来就是如此简单,但它的迷人之处在于叙述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塑造出的氛围。
我们从开头读起:
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是在黎凯的家里,他说花莲市的动物园里有一头大象,“它他妈的就一直坐在那,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欢坐在那,然后所有人就跑过去,抱着栏杆看,有人扔什么吃的过去,它也不理。”他原话就是这么说的。他还告诉我他一直想去那看看这头大象,那是一年前的事情了。前天,黎凯跑到他家楼顶上跳了下去,因为他老婆劈腿了。但我知道黎凯对他老婆没有那么在意。黎凯回到家里,他本来要去出差,但是发现自己的皮鞋拿错了,两只不一样,他常年吃一种安眠药吃坏了脑子。他就把火车票改签,然后回家,门大概被反锁了吧,因为他的钥匙打不开。等他进了屋,发现他老婆衣冠不整。 开场直接交代了最主要的情节性事件——黎凯之死,和最主要的故事线索——席地而坐的大象。同时直观得展现了小说的气质:冷静、准确、疏离、丧。
黎凯也是文中唯一一个有名字的人,其他所有出现的人都使用的是代词。
在他死后,被报道成了“苦难白领因妻子出轨激愤自杀”的新闻稿登出来,舆论分两拨,一拨骂“我”,一拨骂他老婆,而“我”是如此看待这件事的:
这件事我失误在,首先我认为黎凯一点也不爱他老婆,其实我也不爱,我只不过因为追求一个女人没追上,才去找了黎凯老婆,因为我们在大学时关系很好。
黎凯不爱他老婆,“我”也不爱他老婆,可是“我”和他老婆睡了,他为此而自杀了。黎凯究竟为何而死?黎凯和我,到底关系如何?小说没有交代。
笔者另外想到,“自杀”虽然是极端事件,但伴随着绝望之下的盲目与混乱,日常中人们不也常常在为“不爱的”而惹上麻烦,付出代价?
在进入台北前,“我”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其实没有工作,就是缺钱时,跟着朋友去开那些“出出主意瞎扯淡”的剧本策划会。
不管我跟其中的任何一个人说起我没钱了,他们都会拉我去开剧本会,他们并不想跟我扯上这种工作关系,只是怕我也许哪天会死掉,才会帮我。但我没想到已经转行的黎凯如此果断。
(在一次摩托车事故后)我有点混乱,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是冲下悬崖,还是安然无恙,对这一生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联想到胡波本人在现实中的职业和他所选择的结局,让人在看到这里时不由得头皮发麻,后背沁出冷汗。
而到了台北,见到“我”追求的女人后,却只是在对话:
“我们不太可能的,因为不是一路人,所以你跑这么远来找我,也没什么用。”
“那你跟什么人是一路呢?”
“反正不是你,因为你不知道我的点,我也理解不了你。”
“听起来可真复杂。”
她就如同这个世界,冷淡坚定得以“不是一路人”,拒绝了“我”。
“我”以对抗的、嘲弄的姿态对待遇到的人,比如在前往动物园的旅行团车上,冲一车人发火:
听了半路我实在不耐烦,我说:“你们非要讲闽南语话吗?这车上就我一个人听不懂,这是你妈的什么意思呢?”
“诶?你怎么讲脏话?”
“我讲什么脏话了?”
“你讲脏话了。”
“那你们就别说闽南话!”
之后所有人不再说话,他可能会把我扔下去,但他已经四十多岁,基本上打不过三十岁的我,所以我丝毫不担心。我把一车人的心情都搅和得糟糕透顶。
在下山时,路过一个牧场,我去喝牛奶,看到有只鸵鸟站在牛群里,它瞎了一只眼睛,站在草地上一动不动。我感到很悲伤,需要扶着木头栅栏。我看着那只鸵鸟,不一会儿突然觉得很开心,因为我搅和得一车人都很失望。
全篇很少出现情绪描写,此处是其一。在这里,“我”以“把全车人的心情都搅和得糟糕透顶”而“开心极了”。
只怕,无论是谁来读这篇小说,无论是谁读到这一处,都能触到那拂开文本便涌动出的,如深水一般的冰冷和抑郁。
最终“我”到了很小,人也很少的动物园,看到了那头大象,然后“我”翻越了栅栏。
我跑向那头坐着的大象。身后有人喊着什么根本听不清楚。因为我得看看它为什么要一直坐在那,这件事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一个问题了。
等我贴着它,看到它那条断了的后腿。它看上去至少有五吨重,能坐稳就很厉害了,我几乎笑了出来,说实话我很想抱着它哭一场,但它用鼻子勾了我一下,力气真大,然后一脚踩向我的胸口。
那几个动物园的人跑过来的时候,我还能看到他们嘴里骂着什么呢。
《大象席地而坐》到此结束。结尾如同开始一样短促而不动声色,甚至你一不留神,便会错过谜底。
这只“大象”究竟象征着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参照胡波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生涯,笔者眼中的大象,是一种终将破灭的“生活在他处”的向往,在经历了持久的被伤害后,我们终于抵达他处,却发现他处和我们刚刚离开的此处,并无任何差别。
大象席地而坐,只是因为它断了一条腿。只是因为它不得不如此。只是因为它虽然身躯庞大,却和每个渺小的我们一模一样。
这事儿一点也不好玩儿。这事儿他妈的操蛋透了。
电影版长达四小时,看大象的地方从台北改到了满洲里,主人公也由一个主体“我”扩充为了四个不同际遇的年轻人,无论从框架、经过到结尾,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贝拉·塔尔是胡波很喜欢的导演,在处女作中,胡波也将自己的电影语言,处理为贝拉·塔尔式真实和寓言的结合。目前,提前看片的影评人对此片均做出了高度评价。
值得高兴的是,制片人在回答观众提问时曾说道,国内会公映,且将“一刀不剪”,维持230分钟的时长。
《大象席地而坐》剧照
而另一个人制片人反复强调的点是:《大象席地而坐》是一部充满希望的电影。
但小说的结局无疑是相悖的。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样一部这样充满了绝望的作品?它之于我们的意义又是什么?
在这里,笔者想引用《大裂》一书中黄丽群所做的序《暗室明眼人》来作一回答,也聊作结尾:
但我想好的创作者,本来也都是这样的。
生命如拥挤的暗室,他坐在当中,视线炯炯,眼中没有蒙蔽,什么角落都看见,不怕痛地指出来,也不因此就佯装或者自命是谁的一道光。
至于救赎或出口,那是人人各自的承担与碰撞,若主张创作者必须为此负起责任,就是一种贪小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