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具有哪些意义?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传统节日的意义,在于它是文化、民俗、经济、文学世界的传承。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但节日仪式带给人的审美及文化上的效应是不可以改变的!
传统节日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也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我们没去到一个地方最想看的并不是那里的科技有多发达,楼房有多高大,我们应该看的是传统的,精髓的东西。越是发达的城市传统的东西保留的越彻底,这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
中华传统节日背后的基点是人天生命状态互感互动的节点,比如二十四节气,在那一天某个时刻,地球运行到太阳系的特定位置,在人体脊柱某个节位上都有特别的感应。当然,这对修炼的人来说,这是常识,好好把握的话,有事半功倍的效应,但是现代人生活太忙,太过浮躁静不下心来,对自己生命的基点没有体认,甚至不相信有这种生命意义,这是对自己生命认识不负责的表现,好在有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纪念提醒,这也是一种纪念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