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快答

是什么导致频繁出现的研究生自杀,科研压力真的比生命还大吗?

是什么导致频繁出现的研究生自杀,科研压力真的比生命还大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是什么导致频繁出现的研究生自杀,科研压力真的比生命还大吗?

近年来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自杀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新闻了。从2017西安交大的博士生杨宝德(导师周筠),到2018年武汉理工大学的陶崇园(导师王攀),2019年南京邮电大学谭大伟(导师张宏梅),在到以及如今中国传媒大学的黄静怡(导师薛燕平)。

但是真的有很多人不理解,我看到很多人说坚持一下,或者人生都有困难为什么轻易放弃,或是说这些学生心理太脆弱,或是说人生不止一条路之类的话。

我承认,他们很多人可能没有在一开始意识到自己心理出了问题,不肯承认也没有求助,最终可能在这条路上走进了死胡同。

我看到过有人评论自杀的学生不负责任,甚至在杨宝德自杀后,导师周筠的辩白稿中也在指责学生跳楼给自己影响重大,不负责任。

我们可不可以换一个角度想问题,我觉得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对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做出反抗。

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解释很牵强,反抗的途径有很多种,选择轻生是很愚蠢的。我不否认他们使用了错误的方式,但是我真心觉得很多人并不理解研究生的生活所面临的的压力。

我曾经也在情绪崩溃的时候被朋友说过“你一个学生能有过大压力?还能有上班的多吗?”这样的话。作为一个研究生期间得过焦虑症,博士毅然退学的生物狗,我觉得我还是有资格为大家展示一下科研狗所面对的压力。

首先,硕博士从选导师开始,只要进了硕博的门,不管课题组的环境如何,基本只能认命。

曾经在知乎也有人问过我这样的导师和那样的导师应该选哪个?我给出的答案是选人品好的那个。

社会上你可以选择辞职,但是考上的研究生和博士如果退学,你就没有学历了,前期的努力也全部白费,如果换导师,还可能面临原来的老板很牛,会在以后的新老板那里给你使绊子,或者老板不放你走的情况。如果选择退学重新考一所学校,第一年退学还好,一旦你犹豫了,想要坚持一下,到最后就越来越难放手,毕竟付出的太多。像西安交大的杨宝德这种硕博连读的情况会更惨,一旦他选择退学,他连硕士学位都不能拿到,几年的辛苦实验最终还是以本科学位收场,这种情况即使去工作也很难被接受,因为与你同期的本科生比你没有工作经验,与硕士生比你又没有学历。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很多理科和工科的研究生会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因为很多老师真的有自己的产业。所以,如果你轻易选择换导师,对于斤斤计较的导师而言,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学习可能还会影响你的工作,毕竟同一行业领域其实并不大,大佬在界内的话语权比你想象的要重要。

科研本身就有压力

作为生物学的博士,真的想说在实验室通宵做实验真的挺正常的,科研实验除了老板给的压力,还要面临实验本身的压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想要研究治疗某个疾病的药物,就好像现在的COVID-19,这个药物可能在细胞实验中发现有用,等到小鼠或大鼠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它没有效果了,那么恭喜你,你的实验基本废掉了。不说实验中花掉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实验本身的失败给你带来的挫败感也是很难一时消化的。

但是很多时候大佬们对自己的课题都有一种旁观者难以理解的信心,这也是我选择博士退学的原因。举个夸张但是容易理解的例子,老板让我拿砒霜治癌症,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假设,说这个东西有用,然后我翻看了一下之前这个老板实验室学生的文章,砒霜一下去老鼠全死了,每个人毕业都延期,并且没有成果。但是老板一定要做,给我留下的选择就只有做或者走,于是我选了走。

但不得不说,放弃已经考上的博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让大家深入的理解一下,一个疾病模型的建立还需要时间和精力,举个周期较长的例子,比如阿尔兹海默症或者帕金森的慢性模型要将近一年,这一年虽然不是每天都要处理动物,但是你也几乎要保证每天出现在实验室,观察动物的成模情况,或是有没有什么异常,而实验的失败也就意味着你一年里做出来的东西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全年365天几乎无休,还有其他的实验要你加班,如果这时候老板并不理解你的辛苦,反而咒骂你没用,花了这么多钱,像个智障,你就更难以接受了。

很多人觉得骂就骂了,谁在工作的时候没挨过上司骂,那我只想说你们有点天真了。

感受一下上海某高校导师的责骂

说实话,我是真觉得一般的工作场合不会有上司这样骂下属,而且注意这是个群,也就是你的导师是在公开场合责骂你。

大组会的时候甚至在其他老师在场的时候,也一样不加抑制,说你没用,浪费了经费,一周就做了这么点东西都干啥了之类的话很常见的。

已经工作的人不妨想一想,自己工作一年的项目被废掉的感觉,前提是这一年你还没有工资,基本365天无休,还要被老板骂。虽然并不是所有研究生都面临如此严苛的环境,但是休假少,常加班的确是常态。毫不夸张的说科研,尤其是生物医学类的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每年的假期休息时间是比上班族少的,寒暑假可能只是一些文科研究生享有的待遇,对于实验狗来说是不存在的。

但是说实话,这个时候你除了选择退学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你甚至你不敢公开导师对你的辱骂,因为不管学校是否处置你的导师,这都直接关系着你能否顺利毕业。一旦导师得知是你公开了这些信息,你面临的就是学业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即使你换了导师,(一般而言也很难换专业)换来换去也还是在一个实验室里面,其实没有太大的改变。

在不知道影响力,看不清以后道路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我们会选择忍耐,而不是破釜沉舟的反抗。就好像在工作场合经常被上司责骂,有多少人会因此选择离职,又有多少人会直接顶回去呢?一样的道理,当他们面临这样的状况,却只能选择忍耐的时候,这种绝望有时会将他们逼入绝境。

家庭和经济压力

除去这些,学生还面临着经济压力。博士生多少还有些补助,北方多数学校的硕士生实际上除了减免学费,是没有其他补助的。有些课题组可能根据导师项目会有一定的补助,但基本不够日常花销。

同时,与文科专业不同,理科专业还面临作息时间不规律,实验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在我个人申请日本博士的时候,教务处和教授也不断向我说明,医学生实验压力很大,如果做兼职可能影响实验工作,所以做兼职必须要得到老板的认可。

虽然中国校方并没有这样明确的规定,但是实际上我读硕士以来真的没听过哪个学生还在外面做着兼职,因为实验工作真的已经很辛苦了。

所以你读书这几年是完全被父母资助的,虽然这很正常,但有时考虑到那些你同期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已经能够补贴家用,而自己仍在花父母的钱,有时候本身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想要做的更好,要对的起这几年的时间和父母的培养。压力一旦加到自己身上,就很难拿得下来。

更何况像陶崇园的导师,会要求学生将部分个人所获奖学金捐给研究院,甚至阻扰学生找工作,在这样的压力下就更容易让人崩溃了。

同时,很多本科毕业的同学,包括你的家人和朋友有时都会对研究生有一些奇怪的误解,我也曾听过我一个朋友问我“你一个硕士学历工资还没有我一个本科生高?”,这种比较的压力其实在你想不开的时候也很让人不舒服。

觉得自己一旦放弃就会被人说是懦弱,为什么一点小的困难都坚持不下来。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这样的学历,经历了这些毕业后就一定要比其他人强,不要让父母失望,如果这时候家人和朋友并不理解他们的困境,一直对他说“再坚持一下”,而不是“我们可以休息一下”,可能才会真正让他们觉得人生只有一条道路可走了。

我其实在这里并不想对导师的行为有什么评判,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对待这些已经离开的孩子更宽容,更理解一些。

在研究生期间,其实最应该学会的是对自我情绪的感知和求助。

多关注对自己的心态,关心自己,在感觉自己情绪不太对,状态不太好,出现失眠,总感到自己很绝望的时候抓紧时间进行调整。

《奇葩说》辩手柏邦妮在谈自己曾经的抑郁症经历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自己是对自己误解最深的。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觉得自己很坚强或是很乐观,但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包含了我们对自己的期望的。

所以用于即使发现自己情绪的不对,勇于承认自己的心可能像身体一样生了病,然后即使寻去朋友和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有时候你把人生停在那里你的人生就只是停在那里了,但是活下去才能更好地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