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快答

隋唐时的五姓七宗是什么?

隋唐时的五姓七宗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隋唐时的五姓七宗是什么?

五姓七宗,又称为五姓七家、七宗五姓、五姓七望。也就是五个姓,七和郡望、宗族。古代世族大家在古代社会上有着很高的威望和地位。而其中有五姓最为最贵。就是李、崔、卢、郑、王。而其中李氏和崔氏有两个郡望、宗族,所以就是五姓七望

五姓七宗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陇西李氏出现了很多名人,比如汉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家族。陇西李氏后来在乱世中兴起,之后的陇西李氏到唐朝时出了十位宰相,高官累世不断。其中陇西李氏一支李渊建立了唐王朝。

赵郡李氏是李姓的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崔姓源于姜姓,崔姓得姓后,世代在齐国为官。到秦汉时期,崔如意被封为东莱侯。后来崔如意的长子崔业承袭了他的爵位,并且在清河定居。而崔业的弟弟崔仲牟则在博陵定居。

这两支崔氏的后人在后来名人辈出,而成了大族,为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

范阳卢氏,源于姜姓,齐国后裔,后因封地在卢邑而受姓卢氏。以范阳为郡望。

荥阳郑氏,以荥阳为郡望。是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王姓的郡望不止一个。而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是较早成为非常重要的士族。太原王氏曾经封侯拜相、也曾屡遭困难。在经历坎坷后,太原王氏成为了当时天下的一个望族。

这是历史范畴的问题,十分有幸回答,从隋唐的五姓七宗到今天的豪门,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问题,以下是个人浅见,希望有所裨益。

七宗五姓是指从汉朝晚期到唐代中晚期之间传承近千年的七个名门望族。也叫五姓七家,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他们的消亡史是整个中国古代贵族从开始发展到没落的缩影,堪称中国最后的贵族。分别介绍一下各自代表的名人。

陇西李氏源自于颛顼孙皋陶之后,世为理官。典型家族代表,老子李耳,飞将军李广,魏晋西凉王李暠, 陇西李氏到唐朝时连续出了10位宰相。陇西李氏一支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开创了一个文化兴盛的伟大时代。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家族代表,李牧是战国时有名的武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为赵郡李氏的始祖。魏晋南北朝时期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清河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为中原五大高门士族,支派繁多,文化鼎盛,官位显赫。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大族。到了唐高宗时颁布法令禁止这五姓七家自行婚娶。赵郡李氏东南西三房始祖为晋朝的李楷。

崔姓在历史上源于姜姓,相传是炎帝的后代。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南迁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另外三国魏晋时期,大家耳熟能详的博陵崔州平就是博陵崔氏的代表。秦朝时,崔杼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定居下来。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齐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光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在文化方面,范阳卢氏以儒学传家,尤以卢植一脉为代表。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家族代表: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在中华百家姓中,王姓拥有最多的郡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王姓家族的超强繁荣。起源于山西的太原,代表人物太多,不再一一列举,实属中国一大望族。

七宗五姓代表的是中国门阀制度和郡望制度的消亡史。

华北门阀,在经过了长期的门第观念影响下,民间仍存有“门当户对”这种不同门第,不互相通婚的风气。例如《新唐书杜兼传》记载,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时,犹感慨地说:“民间脩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两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这种风气一直持续整个唐朝,到了黄巢之乱才因破坏而快速消灭。在唐末的黄巢之乱中,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伤亡,富饶的家园与产业也惨遭破坏,而华北世族引以为傲的贯册祖谱也流失,世族衰落,最终与庶民再无区别,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绅士阶级取代。

谢谢邀请

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他们统称为七宗五姓或五姓七望。

秦皇地宫的面积粗略估算相当于78个故宫那么大,故宫多大,应该在历史书上了解过吧,在每个房间住一晚,也需要80多年的。

大型地宫我了解的有朱元璋的孝陵、武则天的乾陵,还有很多没有开发(因为国家规定皇帝陵墓禁止发掘)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决你的问题,,,头条号(内涵小站)

唐朝时期有一位宰相名叫薛元超,他说自己平生有三大遗憾,其中一个就是没能娶到五姓七宗的女子为妻。

当时的薛氏一族,和韦氏、裴氏、柳氏三族并称为“关中四姓”,是社会上地位很高的名门望族,薛元超还身为宰相,连他都娶不到的家族女子,究竟是什么来历呢?

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世家大族,他们对王朝的建立和发展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甚至能和皇室分庭抗礼,在众多的士族门阀中,有五个姓氏家族最有威望,他们分别是陇西和赵郡的李氏、博陵和清河的崔氏、范阳的卢氏、荥阳的郑氏和太原的王氏,其中李氏和崔氏各有两个分支,所以又被为五姓七宗。

为了确保族人的血统纯正,五姓七宗的家族规定,只能和族内通婚,不得与外族婚嫁。相传清河崔氏就因为嫌弃大唐皇室有胡人的血统,在皇帝指婚时竟然拒绝迎娶公主。

五姓七宗的族人傲慢无礼,隋唐时期就有很多皇帝想要削弱他们的影响力,隋文帝时,废除了士族门阀的做官体系 九品中正制,改用科举制;太宗李世民也命人重新修改《氏族志》。

到了武则天时期,科举制的发展日益完善,进士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世家大族的影响也开始日渐衰弱,往日的辉煌也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