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与张良关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良禽择木而栖,贤臣视主而侍,张良和范增作为谋臣,他们身上都具有忠心耿耿、深谋远虑、大智大义的优点,但由于他们自身的性格以及所侍之主不同,最后的结局也就有了天壤之别。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而张良恰恰是一个能忍且善忍的人。当刘邦听张良说项羽第二天要来进攻他时,惊吓得无所适从,一再问张良“为之奈何?”以平常刘邦对下属的傲慢无礼,不是被逼得六神无主,他不可能如此低三下四。偏偏张良又是一个受黄老思想左右的人,有什么计策也不会明说,刘邦急得手足无措,张良却偏偏不急不躁,先问是谁出的“距关,勿内(纳)诸侯”的主意,再问刘邦的士卒能否抵挡项王。实际上,作为军师,张良比刘邦更清楚这些情况,但他自己偏偏不说,而要由刘邦一再追问,他才细说端详,这就是黄老思想的谦恭自守,是全身远祸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且大敌当前,张良举重若轻,既不仓皇出逃,又不积极备战,可见他早已成竹在胸。这种成竹在胸是鉴于他对项伯和项王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所有的对策就是请求沛公“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德也。”因为张良知道这已经足够了。因为项伯重“义”,从他不惜透露军事机密已经一目了然,而项羽又对项伯言听计从,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两者结合,沛公就可高枕无忧。而且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张良没有离开刘邦,体现了他的义;鸿门宴上,当刘邦逃之夭夭时,张良留下来收拾残局,体现了他的大勇。张良更是一个智者,他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特别是他对于自己所侍之主了如指掌,因此像刘邦这样疑心很重,对下属傲慢无理的人才会对张良一直非常尊重和信任,并心悦诚服地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并称张良为“人杰”。 相形之下,同为谋士的范增命运就要悲惨得多。在鸿门宴发生之前,范增就敏锐地感觉到刘邦将来对项羽的威胁,“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此时,项羽尚能听范增的,无奈项伯一搅和,形势陡转。鸿门宴上,范增屡次向项羽示意动手,“项王默然不应”;出召项庄舞剑,想击杀刘邦于座,偏偏项伯又“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作为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范增虽然心急如焚,但已无可奈何,只能仰天长叹:“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眼看大势已去却毫无办法,作为一介谋士,范增的伤心和失落全在那一声长长的叹息之中了。 范增的悲剧在于他虽深谋远虑,洞若观火,但所有的谋划都得不到采纳,结果,胸中空有百万雄兵,万千之策,最后却孤立无援,徒唤奈何。刘邦总结自己得天下的原因是由于有“三杰”鼎力相助,而项羽失天下的原因则在于“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范增高瞻远瞩不错,但他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项羽的亚父,就可以对项羽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但以项羽刚愎自用的性格和在政治韬略方面的浅薄及缺乏远见,他不可能对范增言听计从,况且当时的项羽如日中天,“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又岂能处处听命于范增呢?后来他中了陈平的离间计赶走范增便是明证。 因而我认为范增的悲剧有三: 遇人不淑为其一,知彼而不知己为其二,其三为夫见辱而意躁也。 感谢您对出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