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快答

梦溪笔谈二则译文

梦溪笔谈二则译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梦溪笔谈二则译文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梵天寺木塔》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梦溪笔谈》二则

《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是综合性笔记体巨著。

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业、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

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译文: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成为秋田里的庄稼的危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译文: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它的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成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 大穰。

译文:

十天后,子方虫全都(被)消灭,年成因为(这个)而获得大丰收。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译文: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梦溪笔谈》2则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译文: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这塔)晃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译文: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译文: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译文:

没有办法,(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把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译文: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完木板,用钉子钉牢它,就不会晃动了。”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译文: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译文:

因为钉牢的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人皆伏其精练。

译文: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