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优质企业总部搬迁到济南,尴尬的青岛又该如何抉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各有分工,分别发挥优势 ,不希望再看到这样的文章 ,挑起事端,无事生非 。
青岛的任务是引进国际和国内一流企业来山东的!青岛跟济南应该形成差异化定位的,而且本来两个城市就各有所长,济南是省会,有省会优势,但青岛具有全球美誉度,青岛要经略海洋,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青岛的这些资源和优势是济南没法比的。
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具有很强的国际美誉度。
这两年,很多省属企业的总部迁至了济南,其实这无可厚非,济南是省会,省属企业的总部办公地点就应该设在省会城市,这是全国各个省都是这样的。而且全省也形成共识,前些年对省会济南的支持力度不够,造成了强省弱省会的局面,济南发展慢了,并不利于全省的大局。于是,这两年,一些省属国企的总部陆续搬到了济南,也有一些优质的资源聚集到了济南,逐渐会形成省会的聚合效应,对全省而言,这也是好事,济南发展好了,可以带动周边地市一起发展。
济南的奥体片区近年来发展很快,被一些人称为济南的心脏。
对于青岛这样旨在全国闻名的海洋大城市而言,没必要盯着那些省属的国有企业,那些企业都是一些经济发展的存量,跟济南争来争去,只会形成内耗。青岛应该发挥其国际美誉度的优势,将引进的企业目标定位在世界五百强外企的中国总部,以及外省的优秀民营品牌企业。
青岛对外省人乃至外国人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很多外省人甚至只知道青岛,不知道济南,在世界上,一提到青岛啤酒更是无人不知。青岛自然环境和城市风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具特色的,所以完全有能力吸引世界一流的企业和中国一流的企业到青岛落地。
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气候宜人,风景秀丽。
青岛前段时间就吸引了一家深圳的券商总部搬家到了青岛,青岛也获得了一张难得的券商资格,据说仅用了两个月就谈成了,说明青岛的营商环境在全国也得到了认可。
特别是近两年来,青岛学深圳学上海,政府的理念和效率都有了质的飞跃,已经让全省刮目相看了,相信接下来,在青岛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有更多国内和国际一流企业把总部设到青岛,发展青岛。
青岛近年来通过学深圳学上海,城市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感觉尴尬的是济南而不是青岛,济南在本省抢夺兄弟资源,本省兄弟城市肯定有怨言的。济南应该走出去,不要只盯本省,更要优化营商环境,开放思路,带领全省共同发展
青岛要适应济南在全方面超越青岛了
这有啥尴尬的?嫩走嫩的独木桥,俺走俺的阳光大道,八竿子打不着的也往上硬凑[抠鼻]
清静了,很好
去青岛的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