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26还拿奥运冠军,为什么没有伤病的刘国梁26岁就退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对我国乒发展历史中的一些优秀运动员进行了解的话,这些在国乒领域取得优秀发展的运动员,他们选择退役的时间也大都在30岁左右。
比如,孔令辉是31岁才选择退役的,优秀运动员王涛是在30岁的时候退役的。在这些运动员大都在这种年龄退役的时候,了解刘国梁退役时间的球迷肯定会以十分不解,为什么这名运动员在26岁的时候就选择放弃运动员生涯?
在2001年大阪世乒赛结束后,世界乒坛的格局开始发生急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旧时代的“三巨头”体系终于正式解体了。
早在2000年乒乓球从38mm直径改大为40mm的那一刻开始,刘国梁、孔令辉、瓦尔德内尔三人的结局其实就早已注定。
刘国梁是直拍正胶快攻,改大球后完全快不起来,而且发球的旋转也被削弱,这怎么打?
孔令辉是小力量、打衔接的横拍选手,改大球后却是王励勤那样“大力出奇迹”运动员的天下,这怎么打?
瓦尔德内尔原本就已经35岁、走到了一个运动员身体机能极速衰败的时期,如今改大球要求运动员们比以前更加卖力地进攻,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
想当年悉尼奥运会的时候,这三人是何其意气风发,打遍乒坛、包揽男单前三名!然而时间仅过去了一年,他们便在大阪世乒赛上折戟沉沙,其中老瓦跌出八强(输给萨姆索诺夫)、刘国梁无缘半决赛(不敌蒋澎龙)、孔令辉决赛惨遭大逆转(王励勤夺冠) 。
原本这三人还是打算继续和大球斗争一阵子的,但没过多久,大家便收到了另一个无比糟糕的消息,那就是——
国际乒联又要改革了!
而这次改革更是直接将刘国梁再崛起的念头完全掐灭,同时也让老瓦元气大伤,久久不能恢复过来。
是什么?
无遮挡发球是也!
众所周知,在以前的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是可以用手臂等身体部位挡住自己的发球动作,以此来迷惑对手,赢得战机。
38mm小球时代的乒乓球选手基本上都会发球遮挡,但效果却并不相同。比如孔令辉的发球就属于遮不遮无所谓系列,旋转、线路变化不大,所以威胁也很有限。
而像刘国梁、瓦尔德内尔则是发球方面的顶级大师,5个发球如果赢3个都算是很失败的,有时候甚至是发5个赢5个,打得对手晕头转向。对此,老瓦本人曾经就有过一段非常“凡尔赛”的言论:
“发球得分太多了也不好……当然可以节省很多体力,但我发现自己经常太快打入八分之一决赛或四分之一决赛,没有像对手那样得到充分的准备。光靠发球得分太快,太容易进入最后几轮决赛,这样碰到难度高的比赛时我就会一下子不习惯艰苦漫长而失利。”
刘国梁的情况,大抵也是如此。
刚才说了,虽然大家都遮挡发球,但效果还是因人而异,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运动员本身的发球水平高不高,不是说遮挡就决定了一切的。
但顶级运动员之所以吃发球,主要还是因为看不清旋转和线路,而遮挡恰恰就是影响这两点的重要因素,一旦被改革取消,刘国梁、老瓦等人再想和以前那样在发球轮顺风顺水就不容易了!
与无遮挡发球同时进行的还有另一个改革,那就是将过去的五局三胜、21分制改成了七局四胜11分制——这点对刘国梁、老瓦这种注重前三板的运动员来说也是有利有弊,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之所以说有利,是因为比赛分数越少,胜负的偶然性就越大,这对于不擅长打相持的刘国梁、老瓦来说无疑不是坏事;但话又说回来了,11分制最适合的还是激情型选手、搏杀型选手,而刘国梁、老瓦属于精密控制前三板的运动员,所以并非最大得利者。
而且这个改革给他俩所带来的好处远远不足以抵消改大球、无遮挡发球所带来的创伤,所以综合起来看的话,二人还是被削弱了太多!
于是乎,刘国梁最终选择了放弃。
2002年,年仅26岁的刘国梁正式宣布退役,从此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随后开始转型当了教练。
平心而论,26岁对于一位直拍正胶快攻选手来说已经不算小,刘国梁之前的江嘉良、陈龙灿等人也差不多是在这个岁数上下淡出的一线赛场,但那毕竟是上一个时代的事情。
随着中国乒乓球队各方面条件的提升,运动员们的职业寿命也有了大幅度延长,核心主力打到30岁已经问题不大,刘国梁虽然打法有些吃亏,但如果不改革的话,绝不至于在26岁就告别赛场,可谁让他碰到了改革呢!
时来天地齐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