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快问快答

艋舺

艋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艋舺

历史地名

即今台湾省台北市。清光绪间为台北府所在地。王诗琅、王国藩主修 《台北市志》 称: 艋舺译自番语,意即独木小舟。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西龙山、双园一带(今属万华区),地濒淡水河。为早期先民系船处。俗呼独木舟为艋舺,因以为名。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移淡水都司于此。嘉庆末至同治年间,为台湾对大陆贸易的重要港口。道光时最繁荣,有“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之称。同治末年以后,因河床淤塞逐渐衰落,港市移向下游近邻大稻埕一带。光绪元年(1875年)置淡水县,为台北府治。

艋的字典解释 艋 měng 〔舴艋〕见“ 舴”

舺的字典解释 舺 xiá 〔艋( 船

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官河。新唐书·地理志 涟水县: “有新漕渠,南通淮,重拱四年开,以通海、沂、密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