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要退出qe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从2008年美国开始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传导在第一个环节比较有效,拯救了困顿中的金融机构,从而避免了金融系统性危机的爆发。当经济体系出现因信用崩盘而导致的流动性枯竭时,央行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将货币注入到经济体尤其是金融机构中,会及时有效地补充流动性,避免金融恐慌。这也是中央银行作为一个经济体系“最后贷款人”功能的体现。美国前两轮量化宽松政策(QE1、QE2)的实施主要起的就是上述作用。
然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第二和第三环节的传导并不通畅,对实体经济复苏的作用十分有限。量化宽松虽然可以绕开或打通传统传导机制,将流动性注入到企业居民手中,但企业居民进行投资消费的最后一步,央行却永远无法直接干涉。因此,流动性能否对实体经济起到刺激作用,还是要看社会公众对前景的预期。当流动性陷阱出现的时候,由于对经济前景的悲观,再低的利率也不想借钱进行生产经营。同样,即使有很宽裕的资金也不会进行生产经营,因为没有利润的预期,宽裕的资金会投向金融市场以博取收益。美国2012年9月启动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流动性,很多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滞留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未形成信贷进入实体经济。因此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难以带来实体经济增长。
美联储重申维持超低利率,就是担心放缓资产购买计划和提高利率带来负面的财富效应。因为美联储很清楚,量化宽松的意义仅仅是增加流动性,促进资产价格上涨,以财富推动增长。而这显然不能持续让美国经济增长,美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实体经济的复苏与发展问题。
美国用货币制造了相当大的需求,却没有形成通货膨胀,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向了金融市场,而没有推动实际需求和GDP的增长。尽管今年下半年美国GDP出现复苏,就业出现改善,而实际上,从2008年~2013年,实体经济经历了漫长的去杠杆化和去库存化,经济周期本身的规律也能解释这种复苏。如果未来美国实体经济没有出现本质改善,企业仍不会投资,持续过度充裕的货币流通在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之间的结果就是通缩。
目前来看,美国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美国12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4.4,低于预测值0.6个百分点,数月来的CPI数据则更是与2%的目标相去甚远。作为缩减QE规模主要依据的美国失业率数据,从9月以来也经历了7.2%、7.3%、7%的变化,整体呈现出波动中下降的格局。就美国而言,货币政策仍保持着宽松的基调,而且小幅的缩减规模,有利于资金回流美国,推动经济复苏。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联储每月削减100亿美元如此温柔的“一刀”,正是因为美国经济的真实状况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在此时提出缩减,更多表明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复苏有信心。毕竟,在信心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命脉的今天,其导向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没有任何内幕,都是公开的秘密,而且是公开放风半年以后才正式宣布退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