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相声《吃元宵》里的孔子,原来大师的段子这么有文化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马三立老先生和王凤山老先生有一段对口相声《吃元宵》,堪称经典,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
小时候听只是听个乐呵,长大了以后再听,从中听出了许多细节。不禁感叹,大师果然是大师,哪怕是编个逗乐的段子,都有严谨的态度。
郭德纲曾经很多次在舞台上说过,艺人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虽然我不太赞同相声目的是为了教化民众这类观点,但是能从相声里听出文化的味道,也算是放松身心愉悦自我之余的额外收获了。
这里讲的是马三立和王凤山《吃元宵》中的一个细节。这段相声主要讲的是孔子带着颜回和仲由出门饿肚子,偷偷去改元宵铺子的价格表蹭吃元宵的故事,马三立老先生通过自身的演绎,把一段啼笑皆非的相声呈现给了听众。
首先,这段故事肯定是不存在的,但是孔子的确有一次严重挨饿是跟颜回和仲由在一起经历的,而且那段经历就是马三立老爷子《吃元宵》故事的背景。那次经历还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典故“拾尘”。
“拾尘”这个故事现在经常被我们用来证明“眼见不一定为实”。跟《吃元宵》故事背景相同,孔子带着颜回和仲由外出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没有吃东西了。终于有人知道孔子在此受困送来了一些米,师徒三人找了一间破屋准备烧火做饭。
安顿好师傅,颜回就去做饭了。也许是孔子肚子饿了着急,也可能是出恭,他偶然间经过厨房的时候看见颜回把一块米饭塞进自己嘴里。
不等老师先吃自己偷吃这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孔子看见了转头就走开了,并没有当场揭穿呵斥他。吃饭的时候,颜回说饭盛出锅时有一块掉在土灰上,他想想这些米来的不易,就捡了起来。如果给老师吃了肯定不行,于是自己就给吃了。这个故事在《孔子家语》和《吕氏春秋》中都有记载,孔子因此感叹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意思就是说我们相信眼睛看到的,但是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实的;我们值得依靠的心灵,而心灵也有信不过的时候啊。
时间上背景上,《吃元宵》与“拾尘”没有冲突;人物上,《吃元宵》与“拾尘”还是吻合。可见马三立老先生在创作这段十几分钟的作品时,是于史实有所依的。
为什么马老先生会想到孔子吃元宵呢,这又道出了另外一个知识点,孔子与元宵的关系。
吃元宵这个习俗是从何而来的,因为年代久远,只知道是古代传承,具体的发源何时何地已不可考证。吃元宵习俗比较靠得住的的说法之一就跟孔子有关。
春秋末期,楚昭王熊壬复国回家的途中经过长江,看见江面上飘着奇怪的东西。看上去白色又有点微微发黄,掰开里边颜色鲜艳,咬一口还味道香甜。
众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熊壬就想到了见多识广的孔子。孔子告诉他“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孔子的话深得熊壬欢心,就让人根据当时的记忆重新复制这个东西。手下们用糯米做外皮,用山楂做成馅,复制了此果。因为得“浮萍果”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就留下了正月十五吃这种“浮萍果”的习俗。这就是元宵的最初形态,后世逐渐演化改进变成了现在的元宵。
一段看起来荒诞不经的相声段子,背后竟然包含了马三立老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得不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为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