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快答

2018国考申论热点:当小学生遇见苏轼

2018国考申论热点:当小学生遇见苏轼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2018国考申论热点:当小学生遇见苏轼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供: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为2017年12月10日,华图学习平台帮助更多考生积极备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安徽华图为你准备2018国考申论资料,希望对提前备考的你有所帮助!!欢迎加入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562879227。最新招考,海量资料,在线网课,关注安徽华图官方微信(世纪青年:anhuihuatu)!

2018国考申论热点:当小学生遇见苏轼

  热点概述

这两天,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学生,和苏轼一起成为了网红。原因是在迎来苏轼980周年诞辰之际,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他们利用十一双节假期时间,进行了以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其研究主题包括《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等等。该班微信公众号展示了5篇研究报告,引来很多网友围观。

  相关评论

@新京报:其实,这才是教育的应有魅力,即在教学中给学生们以启发,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去寻找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无限可能。

@凤凰网:对清华附小的孩子表达赞赏、羡慕之情的同时,亦有不少人哀叹中国教育发展的极度不均衡。不过,均衡问题毕竟不是重点,更多人的疑问或者困惑在于,为何清华附小的孩子可以这么牛。答案当然五花八门,但在我看来,大抵可以归为三个层面的因素,分别是:社会整体的进步、清华附小占据的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家长的投入程度。

@钱江晚报:创新人才培养呼唤新的教学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开放性成为学习的显著特征。何时当这种研究性学习成为主流学习方式,研究性课程成为小学生日常作业,当我们不再惊呼这样作业的诞生,我们的教育或许离创新型人才培养真正进了一步。

  模拟题

适逢苏轼先生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致敬苏轼的活动。清华附小6年级的几名学生不但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写了《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等论文,这也为他们赢得了“史上最强小学生”的美誉。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最近,清华附小六年级的小学生们火了,他们利用十一双节假期对苏轼及其诗词进行了大数据研究分析,并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完成了《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等论文,迅速走红网络的同时,网友们也震惊了,这群小学生真的太牛了!

其实清华附小开展的小学生课题研究才是教育的应有魅力,即在教学中给学生们以启发,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去寻找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无限可能。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进而培育创新型人才,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清华附小小学生之所以走红是因为这类教学方式国内则实属少见,但是让小学生动手做“课题研究”,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中却是十分普遍的。近些年我们一直在呼吁推行素质教育,一些教育发达地区也推行了一些五花八门的观察性、探究性学习,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让那些个性化学习作业变成了让家长抱怨的奇葩作业,甚至成了家长作业。而在实际教学中,盛行的依旧是提供标准答案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大大限制了学生们思考的空间,特别是在小学阶段,会过早禁锢孩子们的思维驰骋,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句谚语说“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教育的方向应该是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的那盏灯,照亮自己,也照亮世界。

要想把孩子们培养成清华附小的小学生们那样,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一方面需要我们国家进一步提升整体教育水平,教育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提升整体小学生的素质,保证每一个小学生有同等的机会走向未来的求学、成才之路;另一方面,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让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开放性成为学习的显著特征,让研究性学习成为主流学习方式,研究性课程成为小学生日常作业。此外,还离不开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精心投入。

什么时候我们做到了以上几个方面,我相信清华附小小学生走红的现象就见怪不怪了。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招录公告】

【职位查询】

【考试大纲】

【成绩查询】

【历年考试题】

【时政热点】

【图书教材】

【演练模考】

【线上讲座】

【网校课程】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